中国空军司令操作歼-10后评价:可达人机合一境界
2008年11月25日 09:59解放军报 】 【打印
相关标签: [歼10] [中国空军]

“跨进座舱后,第一感觉是气泡式座舱视野非常开阔,像骑在一匹高头大马上。推油门接通加力起飞,发动机巨大的推力把人紧紧地压在坐椅靠背上,在跑道上滑行400米即离地,以大仰角跃升,顿时满视野都是蓝色的天空,使人有一种悬空感”

中国在俄罗斯接收苏-30战机

改革开放以后,当我们放眼世界的时候,看到的是巨大的差距。为了奋起追赶世界空军发展的步伐,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作出重大决策,于上世纪90年代初引进苏-27飞机。初次飞苏-27给我留下深刻印象:跨进座舱后,第一感觉是气泡式座舱视野非常开阔,像骑在一匹高头大马上。推油门接通加力起飞,发动机巨大的推力把人紧紧地压在坐椅靠背上,在跑道上滑行400米即离地,以大仰角跃升,顿时满视野都是蓝色的天空,使人有一种悬空感;脉冲多普勒雷达能够发现100多公里外的目标,实施超视距攻击;头盔瞄准具和红外弹导引头同步转动,能够快速捕捉和锁定目标;屏显上更随时显示出飞机的各种姿态和目标数据。

我不禁赞叹三代机与二代机相比的革命性变化:过去我们驾驶的歼-6没有雷达,飞行员们戏称自己的双眼是П-20,靠眼睛目视搜索目标。夜航型歼-6甲,雷达也只能看几公里,且眼睛离不开座舱仪表,时刻担心丢失状态,有时手脚忙乱,容易出错。

驾驶苏-27最大的感受是“长上了千里眼”,解除了飞行员操纵飞机和发现目标难的困惑,在100公里外就可以发现多批来袭目标,并明了对自己的威胁程度,距离几十公里就可以把导弹打出去,实现了视距外攻击。

飞过苏-27后,我对尽快搞出我们自己三代机的愿望更加强烈。当时,我任空军参谋长,主管装备科研,那时我国自主研发的歼-10飞机正在如火如荼地攻关。我坚信,飞行员的眼光决定空军的眼光,只有把飞行员从座舱里解放出来,看得越远就能飞得越高。

匿名发表 隐藏IP地址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