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高”官员来源呈多元化趋势
2009年03月03日 03:36南方都市报 】 【打印已有评论0

一级大法官、最高法院常务副院长沈德咏(右)做客强国论坛现场照片。

从去年全国“两会”至今,以肖扬和贾春旺退休、王胜俊和曹建明履新为标志,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高层陆续进行人事调整,凸显政法高官来源多元化这一趋势,值得关注。

黄松有:落马的最高司法官员

最受关注的是十七届中央委员、中央政法委秘书长王胜俊接替肖扬掌舵最高法院,成为新中国最高法院历史上第9位、第12任院长。他目前还兼任中央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副主任一职。

另一值得关注的是,原副院长黄松有因重大违法违纪被免职,他是最高法院历史上因涉嫌严重违纪违法受到查处的第一个大法官,他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因涉嫌贪腐而被免职最高级别的司法官员。

此外,2008年4月,上海市纪委原书记沈德咏升任最高法院常务副院长、党组副书记,他也是目前最高法院唯一的一级大法官(中国另外一位一级大法官是解放军军事法院院长苏勇)。早在十年前,沈德咏已是二级大法官,最高法院副院长。2006年12月,他以中央纪委常委身份“空降”深陷社保案漩涡的上海,任上海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到陈良宇案判决生效,沈德咏在上海停留了17个月。

任副院长近10年之久的姜兴长,在去年的全国人大会议上当选为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全国人大内务司法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根据我国宪法第65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组成人员不得担任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的职务”,姜兴长稍后即卸任最高法院相关职务。

2003年从副院长任上退下的刘家琛,去年又从审委会委员位上退下;64岁的中央纪委驻最高法院原纪检组长、审委会委员李玉成,亦因年龄原因退休;而审判委员会原委员、民事审判第三庭(知识产权庭)原庭长、59岁的蒋志培,去年成为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的聘任教授。

曾任最高检察院反贪总局局长的张建南,去年8月接替退休的李玉成,出任中央纪委驻最高法院纪检组组长,年底又被任命为审委会委员。

与张建南同被任命为最高法院审委会委员的,还有最高法院政治部原副主任刘贵祥和司法改革办公室副主任卫彦明,其中刘贵祥还任民事审判第四庭庭长。

今年54岁的政治部主任李克,最近亦被免去审委会委员和审判员职务。

此外,全国人大常委会自十一届一次会议以来免去最高法院审判员6人,新任命11人。

“检法交流”得到进一步深化

最受关注的是曹建明接替贾春旺出任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1994年,曹建明在中南海怀仁堂为政治局主讲中共中央法制讲座第一讲《国际商贸法律制度及关贸总协定》,由此被媒体冠之“中南海讲师”之称;1999年由华东政法学院院长升任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被认为是“学者从政”的典型。

长期在法院系统工作的曹建明执掌最高检察院之后,曾有专家分析认为,这证明近年来“检法交流”得到进一步深化。

检委会原副部级专职委员戴玉忠,因当选全国人大内务司法委员会委员于去年8月卸任。与戴同时卸任检委会委员的还有张建南,后转任中央纪委驻最高法院纪检组组长。

几乎与此同时,全国妇联副主席、书记处书记莫文秀出任中央纪委驻最高检察院纪检组组长、最高检察院党组成员;其前任石生龙此前调任广西壮族自治区纪委书记。

去年10月,最高检察院渎职侵权检察厅厅长陈连福、监所检察厅厅长白泉民、刑事申诉检察厅厅长王晋、铁路运输检察厅厅长阎敏才、法律政策研究室主任陈国庆等五人,被任命为最高检察院检委会委员。

此外,最高检察院检察员这一年中被免去7人,新任命4人。

许多大法官大检察官有教授头衔

盘点“两高”人事变局不难发现,近年来政法系统高官来源日益多元化:既有王胜俊等资深政法干部,又有曹建明等法学专家、教授。

去年落马的最高法院副院长黄松有,凭借《司法解释权:理论逻辑与制度建构》获得第二届钱端升法学研究成果奖三等奖,曾引发不大不小的争论。此外,黄还是清华大学、西南政法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和国家法官学院的兼职教授。

除曹建明、蒋志培外,据南方都市报记者不完全统计,在我国的90余位大法官、大检察官中,具有教授头衔者近20位,如沈德咏、刘家琛、张军、万鄂湘、江必新、苏泽林、奚晓明、熊选国、王秀红、景汉朝、张文显、公丕祥以及王振川、孙谦、姜建初、姜伟、戴玉忠等。

最高人民法院对黄松有案的反应

◎在机关各部门开展司法廉洁大讨论

◎加大对违法违纪问题的查处力度

◎制定《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民法院反腐倡廉建设的意见》

◎制定《人民法院监察工作条例》

◎开展巡视工作

◎在审判执行等部门建立廉政监察员制度

◎制定“五个严禁”的规定

◎修订《人民法院纪律处分条例》

本报两会记者组 陈宝成 发自北京

  已有0位凤凰网友参与评论   
 
匿名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编辑: 黄鸣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