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资讯 > 大陆 > 正文
通信信息系统专家:创新高性能计算体系结构是大势所趋
2010年01月09日 21:59新华网 】 【打印共有评论0

新华网上海1月9日电(记者张建松)中国通信与信息系统专家、国家数字交换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邬江兴院士9日表示,创新高性能计算体系结构已经是大势所趋。

“当前,国际上高性能计算的主流体系结构都是建立在上世纪40年代冯·诺伊曼的计算机理论基础之上,随着时代的发展,创新高性能计算体系结构的呼声和现实需求日益高涨,一种新型、绿色的高性能计算体系结构的诞生已经是大势所趋。”邬江兴在当天举行的“新型计算结构与应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成立大会上表示。

他分析认为,传统的计算体系结构面临着三个难以逾越的发展障碍:第一,由于存储墙、通信墙等问题的存在,现有体系结构下的实际应用性能仅有峰值性能的5%-10%,可用性差;第二,由于采用单一固定配置,用户无法自主参与计算资源的配置和计算过程的控制,必须“削足适履”,实用性差;第三,位列世界前十名的高性能计算系统功耗均在数兆瓦以上,相当于一个中小城市的用电量,节能环保性差。

“高性能计算系统的研发能力和制造水平是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目前全球范围内各种新思想、新方法与新技术的研究都非常活跃。”邬江兴说。

在科技部和上海市“部市会商”机制的推动下,去年6月,“新概念高效能计算机体系结构及系统研究开发”被列入国家863计划的重点项目,简称为“鲇鱼行动”。

“我们高兴地看到,在‘鲇鱼行动’的激励和鼓舞下,越来越多科研机构和科研人员将关注的目光投向新型计算体系结构的创新。”邬江兴说。

他认为,随着计算机硬件处理能力和制造工艺的飞速发展,冯·诺伊曼计算体系结构存在的技术基础和边界条件将发生重要改变,一种新型的、基于应用驱动的、可重构设计的绿色计算体系结构是可以期待的。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

[查看心情排行]

        
感动同情无聊愤怒搞笑难过高兴路过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作者: 张建松   编辑: 印权斌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