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资讯 > 大陆 > 正文
福建宁德古墓被论证为明建文帝陵(组图)
2009年09月03日 08:08东南快报 】 【打印共有评论0

墓前的拜台。

墓塔下,有莲花座撑起。

闭嘴龙,在墓前的两边各有一只。(明代墓穴的重要根据。)

看到中央电视台对上金贝村古墓的报道,这几天王道亨一直处在兴奋中。

昨日,作为宁德市当地组建的建文帝下落研究小组组长的他,私下对记者说,为了从旁考证明建文帝确实下葬上金贝村附近,他请过一位著名的风水先生来堪舆地形。“我们要用600年前的一些思维方式来思考这个问题!”后来王道亨还将这位风水先生吸纳研究小组成员。

“当时我们是带他随便看的,但这位风水师转了一圈,指着古墓方向的山头说那里风水最好,是个伏龙形。”王道亨说,等带风水师到墓地后,用罗盘定位,发现墓的朝向是坐北朝南,而且是正北正南,吓得不得了,“因为古代,只有天子皇陵才可以这样建。”

昨日,记者也联系上了南京大学教授明史研究专家潘群,他说,南京没有建文帝陵寝,他正在给上金贝村古墓写副字“明第二帝陵”。

“我研究建文帝下落几十年,从宁德回来,觉得现在可以给这个600年的历史谜团划上一个句号了,建文帝是明朝第二个皇帝,写这副字是很合适的。”今年76岁的潘群教授表示。

村民眼里是很平常的古墓

古墓在当地其实并不是秘密,用上金贝村很多村民的话说,在以前大家见了都觉得很平常,但自去年和建文帝粘上关系后,才引起这么大的关注,“今年很多省级领导都来看过。”

上金贝村党支部副书记兰春华说,以前村里对古墓有个说法是,这个墓是古代从京城来的一个太监的,“但去年我们这里搞新农村建设,修了路后更多人看到这座墓后,觉得很奇怪,市里在我们村挂点的那个单位组织了省里的专家来考证,才开始有了墓地是建文帝的这个说法。”

“为了搞清这个事情,我们组织了一个建文帝下落与陵寝研究小组。”宁德市地方志编撰委员会副主任王道亨,被抽调出来担任组长, “我们在上金贝村调查,发现村里流传发现过大内御用玉器的传说,一个曾当过市局副局长的人说,他在上金贝村亲眼见过一方写着大内御用的砚台。”

这些传闻激发了王道亨的好奇心,开始了文史方面的研究,寻求建文帝来闽并最终落脚宁德金邶寺的史料依据。王道亨没想到的是,他和小组成员的研究工作,后来得到南京大学研究明史专家的认可,“专家说这个墓是建文皇帝的,他是在用一辈子的名誉说这句话,可不是开玩笑”。

明史专家来宁德之前充满疑惑

“建文帝下落之谜,在明朝万历年间就开始了,600年来,史学界一直争吵不休。”潘群教授,他上个月从南京来宁德是充满疑惑的。

王道亨说,他和小组成员的文史论证,采用较多的是明清时期一些人的笔记,“建文帝被自己的亲叔叔夺了帝位,我们要从正史上去找建文帝的下落是不可能的,不过《明实录》有这样的记载,万历皇帝问内阁首辅张居正:‘闻建文当时逃逸,果否?’张居正回答:国史不载此事,但先朝故老相传,言建文帝当靖难师入城,即削发披缁,从间道出走,后云游四方,无人能知者。”

从宁德研究小组提供的论证过程,记者看到,他们采用过明人朱国桢的《皇明史概逊国臣传》、马生龙的《凤凰台纪事》、谈迁的《国榷》和清人谷应泰《明史纪事本末》、查继佐的《罪惟录》等资料。

"我们主要论证了三部分的问题,第一建文帝是如何逃离皇宫的,第二建文帝逃离皇宫究竟奔向了何方,第三建文帝最终流落何处?身后葬在哪里?”王道亨说,最后他从200多挑证据里筛选出了最有说服力的十个方面的史料证据和物证,证明出建文帝最终流落宁德金邶寺,死后埋葬在上金贝村的南山上。

<< 上一页12下一页 >>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作者: 郭亮   编辑: 霍吉和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