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资讯 > 大陆 > 正文
藏人在北京:用信仰化解误会
2009年02月27日 14:59中国新闻周刊 】 【打印已有评论0

用信仰化解误会

泽郎15岁离开康区后,康巴汉子的印迹就越来越淡,桀骜隐在眉间,流浪的本性流淌在他的骨血里。如今,他已经很少与儿时草原上的玩伴来往,他们中的有的做了公务员,有的依然过着游牧生活。

不穿藏袍的他依然怀念游牧人的生活,提起马背飞扬的日子眼睛就发亮。那是怎样一种潇洒啊:在草原上经常走到天黑就随地住下,脱下藏袍当被子盖,马鞍作枕,羊毛垫子垫铺,草原就是床,满天繁星伴入眠。

生活方式的传统还在,但一些变化也在悄然发生。

泽郎王清发现,这几年康巴人开始锁门了,以防偷盗,这在从前是根本没法想象的。路上看到牵着马的康巴汉子,停下来想同他合个影,但他已经懂得了张口要钱甚至敲诈。还有一些年轻的康巴小伙,看多了电影中黑社会的打打杀杀,也搞起了流氓帮派。

这些让泽郎王清既愤怒又痛心,强势商业文化的侵袭不可避免,经济发展给人们带来很大便利的同时,灵魂深处很纯真的那些品格也随之被污染了。

泽郎王清走了很远,他说自己始终没有迷失,他既保留了传统藏人对信仰的执着,又对现代商业文化兼容并收。他说他读懂了藏传佛教的核心,并运用到人生中,“不理解的话只能是迷信,回到现实,信仰就崩塌了”。

生活似乎总是那么一帆风顺,但自去年,他开始遇到了一些小麻烦。头一件事是,拉萨“3·14事件”后,北京的两家店里,顾客突然少了一大半。

店里近百名员工中,九成是藏族人,餐吧因而成为“重点关注”对象。常有不速之客到店里来询问,员工们都很紧张。有顾客打电话来订位,在电话里问服务员:“我们是汉族人,来店里吃饭不会挨打吧?”他和妻子哭笑不得。

这是他闯荡北京近十年来,头一次碰到这么棘手的状况——即使是2003年让餐饮业元气大伤的SARS,也没有令“玛吉阿米”如此难熬。

第二件头疼的事发生在2008年5月,老店的一些员工宿舍的租房合同到期,房东不让她们住了。此时离“3·14事件”过去不足两月,奥运会又临近,找房子历经艰难。一听说是集体宿舍,而且是藏族,几乎没有人愿租房子给他们。

妻子牟向晖承认,店里的员工会有点扰民。即使在餐馆里歌舞了一个晚上,夜里下班回宿舍的时候,这群藏族年轻人还经常会手舞足蹈。偶尔,他们还会因为醉酒给邻居们惹点小麻烦。

“3·14”之后,泽郎王清给大家开会:不许喝酒、不许扰民!这群单纯的年轻人也知道了形势紧张。

五六个藏族姑娘搬了好几次家,实在没有去处,最后只好搬到新店的宿舍来,跟其他女孩子们挤在一起。

对于这一切,泽郎说他能做的只是通过“玛吉阿米”来慢慢化解其中的误会。★

<< 前一页123后一页 >>
  已有0位凤凰网友参与评论   
 
匿名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作者: 孙冉 杨龙   编辑: 邵丛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