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资讯 > 大陆 > 正文
藏人在北京:用信仰化解误会
2009年02月27日 14:59中国新闻周刊 】 【打印已有评论0

藏人在北京

藏人在北京

一端是雪域高原,一端是首都北京,曾经千山万水阻隔,现在却可穿梭于朝夕。多年前才旦卓玛的一首《北京的金山上》唱出了藏族人对这个政治文化中心的想象,而今天,近万名藏族人已成为文化多元的北京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今年是西藏平叛和民主改革五十周年。五十年来,越来越多的藏族人来到北京,在这里学习、工作和生活。他们在融入这个国际化大都市的同时,也和很多人一样,感受着因文化异质性带来的压力和惶惑。民族的融合与共生是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传统,在北京的藏人是藏族文化活跃的载体,同时作为文化交流最前端的藏族人,他们不仅要学习与汉族文化相处,也要与其他民族一起,共同面对全球化的考验,考虑如何在现代化的同时保存自己的文化特质。

他们的生存状态、所思所想,成为这个具有强大精神传统和内生力的少数民族的珍贵样本。

康巴汉子的“玛吉阿米”传说

“如果北京像个花园,那里面也应有朵格桑花在绽放。”

本刊记者/孙冉 杨龙(发自拉萨、北京)

康巴汉子横行康区自带刀。

刀对他们来说,既是雄性的象征,还有防身、割肉的便利。他们是草原的吉普赛人,逐水草而居,好斗和不羁是身后的土地留给他们的印记。

当年,北京对于康巴汉子泽郎王清,就是心中那片遥远的水草。与其说是征服,不如说是迎合。他剪去了长发,摘下了佩刀,脱了藏袍,不带丝毫康巴印记就进城了。

在北京,他置了家,娶了北京女子,开的藏族餐吧,还醉倒了不少城里人。

但每到夜里,他还是想起心中的“玛吉阿米”,那东方高高的山尖和女神醉人的笑脸。在城市里,“玛吉阿米”是这个男人的现实;而在内心深处,“玛吉阿米”是他遥远的乡愁。

它们总是交错地出现在泽郎王清的生活里,矛盾且又关系牢靠。这种复杂的背景,让这个康巴汉子的生活充满着不确定性,让他游离于城市的商业和内心深处的后花园之间。

寻找“玛吉阿米”

泽郎王清出生在四川阿坝哈拉玛大草原一个游牧家庭,用他的话说他的家乡又穷又偏远,但景色美得令人心醉。人们延续着游牧人的生活已经数百年,泽郎王清在那里一直待到15岁。

之后他被四川人民广播电台聘去做藏语播音员,从此就进了城。这是1981年,他在成都有了一份令人艳羡的“铁饭碗”。即便他花一个小时就能完成一周的工作,之后就无所事事,但他还是干了10年。

其中有一年三个月的时间,他把自己与现实隔离开来。他突然有一个迫切的愿望,要把藏文学好。

泽郎出生在文革时期,那时藏语是封建残余,学校里教的都是汉语课本。依靠家族的维系,他会说藏语,但不会写。

在成都工作时,中央民族大学是全国唯一教授藏语的高校,单位想送他去深造,但他固执地认为一门语言是和它的文化密切相关,怎么能到一个没有藏文化传统的地方去学习藏文呢?

他来到一座4000多米雪山的脚下,追随一位在此修行多年的高僧。这里是一个宗教教派的智慧舌心,著名的佛学堂;可也是一个荒无人烟的地方,除了一间30平米的木屋,夜里只与风声、鸟声、虫声、狼声为伴。

毫无干扰的生活让泽郎王清的藏文进步神速,因为藏文的学习要从历史、文化、佛经入手,他开始真正理解了自己的民族,为本民族的文化和历史感到自豪。

每日与雪山共眠,他懂得了族人对神山、圣湖、对雄鹰的崇敬。他也找到了自己的生存法则:那就是要遵循大自然的规律,同时注重因果报应——这也是藏传佛教最基本的思想。

去深山学了一年多的佛经之后,他却开了一家广告公司。之后的1997年,去拉萨潜心求佛,却阴差阳错接手了一家餐吧。

这是位于拉萨八廓街东南角的一栋黄色建筑。泽郎王清初见它时感到很奇怪,因为藏区的房子是不可以用这个颜色的。

黄房子的主人是三个美国女孩,她们告诉了泽郎王清一个传说:这栋小楼是第六世达赖喇嘛仓央嘉措曾经下榻过的地方,因为曾有神灵托梦给他,让他寻找一位月亮般纯美的少女,助他一臂之力来普渡众生。

两人在这里不期而遇,她美丽的容貌印在了仓央嘉措的心上。之后仓央嘉措却遍寻不获,于是惆怅的他写下了著名的诗歌《在那东山顶上》:

在那东方高高的山尖

每当升起那明月皎颜

玛吉阿米醉人的笑脸

会冉冉浮现在我心田

藏语中“玛吉阿米”,意为圣洁母亲、纯洁少女。泽郎王清在黄房子里泡了半个月,“玛吉阿米”的传说似一股力量吸引着他,最终他接手了这家餐吧,取名就叫“玛吉阿米”。

很多人因为泽郎王清的餐吧,才知道了“玛吉阿米”的故事。而他的餐吧通过餐饮来传播西藏文化,也成为人们了解西藏的一个温馨切口。

<< 前一页123后一页 >>
  已有0位凤凰网友参与评论   
 
匿名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作者: 孙冉 杨龙   编辑: 邵丛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