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资讯 > 大陆 > 正文
安徽小岗村试验土地自愿流转 人均增收3000元
2008年10月07日 06:01新京报 】 【打印

1978年,小岗生产队农民严俊昌、严立学、严立坤站在自己承包的土地上。汪墙 摄

8月23日,小岗村村民在搬运刚采摘的葡萄。目前,该村创新农村经济组织制度和经营机制,人均增收近3000多元。新华社发

新京报10月7日报道 “一年越过温饱线,20年没过富裕坎”。这是相当长时期内,一拨又一拨参观考察者对中国农村改革大包干发源地———安徽小岗村的感慨和评价。听上去很尖刻,但也是令小岗人既难堪又困惑的实情。

改革开放30周年之际,小岗村推动土地流转、适度规模经营、发展合作经济、创新乡村治理模式等改革新试验的启动和深化,展现出来的是一个开放型新农村的小岗村。正是这些新探索、新转变,让小岗村在近两年时间里,人均收入由3000多元上升至6000多元,摆脱了二十多年来一直停滞不前的状况。

今天,小岗村一系列新的改革试验,也再次吸引了关心中国农村问题的众多专家学者的目光。他们都不约而同把“中国改革第一村”作为中国传统农区的缩影,试图从中寻求破解当今中国“三农”问题的新答案。

试验

1600亩土地租给经营户

只要坚持土地的最终承包权不变和群众自愿原则,农民就拥护流转。现在愿意转让土地的村民多,缺的是有实力又有能力的规模经营者。

65岁的老农严金昌如今成了一个现代养殖场的饲养管理者。作为当年秘密在“分田到户”协议上摁下红手印的“大包干”带头人之一,他和几户农民一起,又把自己当年冒着坐牢风险分到自家的田地租了出去,交由上海一家养殖公司发展种猪扩繁基地。

因为养殖经验丰富、具有一定号召力,严金昌被提升为这个占地200多亩的现代养殖场的管理者。出租土地的农民有的外出打工,有的则接受了这家公司的反聘,成为企业员工,每人每月领取800元左右的工资。

严金昌告诉记者,“工资、每亩地一年500元的租金,再加上年终一定量的分红,一年到头少说也有两万多元收入,这可比种地划算得多。粮食种得再好,一亩地一年的纯收入也超不过500元。”这位30年前领头实行分田到户、自主生产的老农现在成了土地集中流转、发展现代农业的积极倡导者。

村口门楼的对面,是小岗村另一个经土地流转而兴起的现代农业园———180多亩的葡萄种植园。“大包干”带头人之一严俊昌的儿子严德友是这里的主人。据他说,“每亩葡萄的效益是种粮的10倍。通过土地租赁和串换,便于集中施肥、灌溉、除虫和管理,还能获得明显的规模效益。”

据了解,除了集体统一组织外,小岗村更多的承包地是农户通过血缘关系、邻里关系等多种方式自己实现流转的。目前,全村1800亩耕地已有600余亩实现流转,发展起粮食、葡萄规模种植及双孢菇产业等,每亩土地收益上升了5倍、10倍,甚至20倍。

严德友说,这个趋势还在扩大,只要坚持土地的最终承包权不变和群众自愿原则,农民就拥护流转。现在愿意转让土地的村民多,缺的是有实力又有能力的规模经营者。

当年大包干主要带头人之一的严俊昌担心,眼下大规模的土地流转是在缺少制度安排和不规范的情况下形成的。他认为,在新的起点上,需要尽快完善相应的制度。

<< 前一页12后一页 >>

匿名发表 隐藏IP地址

   编辑: 汪敏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新闻图片花花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