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王红茹/北京报道
6月25日,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政治与经济研究所专家张明发表的一份报告称,在一定的经济学模型假设下,流入中国的热钱规模已达惊人的1.75万亿美元。这一数字大约相当于截至2008年3月底的中国外汇储备存量的104%。
这一数字“横空出世”后即得到了铺天盖地传播,并被很多媒体和专业研究人员广为引用。
国家外汇管理局(下称“外管局”)相关部门负责人7月7日接受《中国经济周刊》记者采访时表示:“1.75万亿的热钱超过了我国的外汇储备,统计方法很不科学。如果做热钱统计,首先要按照国际标准(在资本项目下快进快出的资金)进行,他(张明)不按国际标准计算,而是按自己的方法算了一个数字。”
另外,该部门负责人还明确表示,国内不存在热钱,希望通过《中国经济周刊》的报道“能正本清源”。
算“热钱”:N种算法和N个结果
就在张明的此报告在社科院网站上公布后不久,摩根士丹利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王庆随即发表报告称,流进中国的热钱其实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可怕:2005年至今的热钱流入量为3109亿美元,就算撤出,对中国的经济影响也微乎其微。
据专家介绍,张明的研究结论之所以会与其他机构的数据出现差异,主要是模型假定有所不同:一是将热钱在中国高达5000多亿美元的盈利数额,也算入热钱范畴;二是对热钱的估算时间,一般是从2005年计起,张明此次研究的起始时间则是2003年;三是在推算过程中采取了高估原则;四是在对外汇储备增加额进行调整时,还综合考虑了汇率变动、储备投资收益、央行对中投公司的转账等一系列因素。
外管局相关部门负责人也不认同张明的算法:“张明估算的数字,无论是从统计口径,还是中国当前经济形势所引致的资金流入的动力,都不尽合理。首先,他把这么多年外商投资中国的利润也当作热钱,值得推敲。在中国的诸多外商投资企业,每年赚取大量利润是正常的。外资赚取利润,就应该让资金流出去,而不能把这部分资金当作热钱。其次,将时间段前移至2003年,即把2003年至2005年进来的资金也当作热钱来处理,也不合理。中国经济真正热起来的时候是2005年、2006年股市和房地产市场起来以后,主要是有了一定的利差或者利润可赚,热钱才会进来。”
据《中国经济周刊》了解,现在学术界计算热钱的方法五花八门,最常用的和比较流行的算法有两种:一是直接把外管局编制的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的“错误与遗漏”项目的数据算成热钱;二是用外汇储备增加量减去贸易顺差再减去外商直接投资净流入,得出热钱数值。
国际金融专家、中国改革开放论坛研究员王元龙博士认为以上两种算法并不严谨,他向《中国经济周刊》分析说,“第一种算法,外管局在编制国际收支平衡表时,有时因为统计口径等种种原因出现编不平的情况,为了使国际收支平衡表能够平衡,专门设立了‘错误与遗漏’项目,把编不平的数据都放在这里,但这个数字并不意味着就是热钱;第二种算法,商务部公布的FDI(外商直接投资)数字和外管局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的FDI数字本身就有出入,这样得出的数据也值得商榷。”
外管局相关部门负责人也认为,简单地用外汇储备减去贸易顺差减去FDI这种算法并不准确,抛开FDI数字统计口径的不同,这其中还遗漏了一大块——外汇储备收益。“每年一万多亿的外汇储备到海外投资都是有回报的,如果按照5%的回报率,至少每年有500亿美元的收益回报。”
“现在国内有些研究者认为根据对中国的影响和作用,热钱包括国际短期资本,也包括中长期资本,这样的定义脱离了热钱的本质,结果失真,造成误判。”中国改革开放论坛研究员王元龙博士向《中国经济周刊》分析。
相关报道:
作者:
王红茹
编辑:
印权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