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赴国难:1944年十万热血知识青年踊跃从军
2009年11月25日 15:43红岩春秋 】 【打印共有评论0

当了一回“中共代表”

最壮观的活动莫过于“假设国民大会”,虽是摸拟,却是肝胆俱全。先把营员分成地方代表,军队代表和党派代表。不知何因把我们分在中共代表团,派人来指导我们,提案内容是争取民主党派分配代表名额,组织联合政府,并在其中各占若干部委,部队改编时,要求八路军和新四军应编成若干军,驻防区域和政府官吏民选等范畴,以及消灭官僚资本,肃清贪污腐败;废除苛捐杂税,减轻人民负担,大力推动建设等问题。这也才使我们清醒地认识到,中共的主张是代表了人民的公意,是中国目前应走的道路,而国民党的政策却只是作民主姿态,死不让步,想坚持其独裁统治。

开大会时,在我们有理有节的发言后,他们就嘘声骚扰,进而展开恶毒谩骂,破坏会场,甚至连我们这些假“中共代表”,也受到人身攻击,几乎动武打架。我们不得不宣布“毫无民主可言,拒绝出席”,退出了会场。

这种“假民主、真独裁”的用心,昭然若揭,苦心制造的“国大”,不能不“无疾而终”。

三青团建党风波

接着三青团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始报到,定时开幕。我们这些基层小代表已在传习学舍住下的不动,那些御定代表和当官的代表仍住宾馆。

开幕之日,在楼上大会场进行,团长蒋介石亲自主持,庄严隆重,中午在楼下大餐厅大聚餐,鱼肉海产杯盘狼藉,毫不吝惜当时米珠薪桂,人民疾苦,而且一切物资都要用人力驮运上山的辛劳。

接着是一般形势报告,开始收集提案。我们师的政工代表蒋丙英,周文化等利用会外时间召集我们士兵代,表集中意见。换届选举如何提候选人,如何圈选,暗示应选什么人等,特别提到想把三青团独立建成“三民主义青年党”,说这是振兴国民党的重大步骤,元老们已老朽无用,只有我们青年有实干精神,才是中国的希望,要大家附议。

按他们的说法,当年的革命元老仍把持党政军大权,早已腐朽守旧,不求进取,一般少壮派军人,有勇无谋,不讲斗争技术,只有我们这批年轻有为,生气勃勃的青年,才是国家的中坚力量,才是中流砥柱,才能担起振兴中华的历史使命,只有把大权掌握在我们手里,才能有所作为。

我们多数认为,国家之所以不能振兴,是因为党派互相斗争——对外要和共产党斗,对内派系林立,明争暗斗,争权夺利,自耗实力,各立门户,豢养特务,什么中统、军统、政学系,三青团基本已成新太子派的特务组织,斗来斗去,多一个党,必然多一分混乱,国家更难统一力量从事建设,将更不能有振兴的一天,社会将永无宁日,如果再外敌乘虚而入,再找今天的建设机会更不知待到何时?恐怕亡国就更快了,所以我们决定坚决反对。

三青团成立虽只十年左右,但由于老头子专门交给小蒋去管,基本成为了他的独立王国,沦陷区他不敢去发展,大后方可以说已无处不有,因为有独立培养干部的特权,有些人也特喜依附这光荣的门墙,号称有几百万团员,加上青年军中大量收纳的精英,自以为羽翼丰满,大有可与国民党相颉颃的实力。如果机会运用得好,议案提出,一经操纵,那些抱大腿的一轰而起,来个全场通过,造成既成事实的“民意”,老头子不得不承认,而且如果老头子也有意于此,在事前也曾暗示或默许,这些受党官诱惑,以致半疯狂状态的走卒们,哪还会考虑国家前途和人民的命运?这很有可能成为各霸一方的局面,我们深感担忧。

因此大家建议我们针对这个问题,提个集体提案,反对分裂组织,明争暗斗,消耗力量;只有加强青年团结,集中力量,各尽职能,共同建设三民主义新中国。提案仍以我和刘锡炳领头,全师代表签名,并分头征求其他师的代表附议,立刻向大会提出。

提案审查组见到我们这群不知天高地厚的小人物提出这相反的捉案,才感到事态严重,不敢不立刻向团长蒋介石反映,老头子感到很恼火,立刻把蒋经国叫去大加训斥,并追究动机,蒋经国只好推说是部下干的,他事前不知道,于是连夜把我和刘锡炳叫到他公馆去,劈头盖脑地大骂了一顿,大意是说:你们这些“娃娃子”懂得什么?这是政治斗争,谁叫你们参言,球筋不懂,胡说八道。我们申说:国家贫弱至今,只有团结全国群众,特别是青年,群策群力大搞建设,才能恢复国家元气,达到富强,不应该分散力量多立党派去搞斗争,弄得两败俱伤。我们既是代表,群众都反对分裂,我们向大会反映出来有什么错。他无法说服我们,吼道;“不准再说了。赶快去把提案撤了。”

我们的提案被迫撒消,但他们改团为党的捉案也没有提出来,这一惊天阴谋大案胎死腹中,任何人不得外传,新闻也没敢报道。我为此写了篇杂文《炮仗》,发表在《会刊》上,大意是:代表大会是民主的形式,代表是来自基层,代表民意,都有发言的权利,不论你原来的官有多大,作为代表的权利是平等的,大代表强迫小代表服从大代表的意见,是不民主的,是强奸民意。

三青团二全代会的议程,从此波澜不惊,一帆风顺地完成了它的任务,改革也好、改选也罢,没有什么新鲜内容。只是后来国民党中常会通过,决定在中央执行委员会(即中央党部)下,增加了个“青年部”,调北京大学训导长陈雪屏任部长,三青团改隶该部。人们不难从中看出经三青团二全会这一闹,促进了这一变化,确是事实。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作者: 陈运刚   编辑: 王钻忠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