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赴国难:1944年十万热血知识青年踊跃从军
2009年11月25日 15:43红岩春秋 】 【打印共有评论0

戴师长要我们多负责任

1945年元旦,重庆附近各校的从军学生已于前一天在重庆集中,那天由60部军车接送入营,到处标语口号,沿途民众夹道欢送,鞭炮连天。我们也歌声震耳,到达璧山青年远征军第201师大操场,早有军官们前来欢迎。分配给队官带到各自的营地,虽是古庙,都已粉刷一新。立刻发给军服用品,每人有内衣棉衣,棉絮被褥,鞋帽毛巾等用具,全部新晶,安排好住宿,已是中饭时刻,这第一餐莱肴丰富,白米干饭。大家吃得很好,感到生活满意。

下午,我们正在院坝休息闲谈,有几个全副士兵装的中年人微笑着走来,带队官见了,走过去打招呼,旋即向我们宣布:“师首长们来看望大家了!”我们鼓掌表示欢迎。那戴眼镜的开口向我们介绍:“我叫戴之奇,是你们的师长,(指身边一位)这是副师长邹轸善,那位是参谋长王寓农。你们衣物都领到了吗?合身吗?生活习惯吗?有什么要求和建议,都可以向我们提出,我们一定答复。”然后又分别和我们谈了一阵,最后师长向我们捉出:“你们都是大学生,要为我们这支部队多负点责任,调一部分人先到军士队去受训,40天后派到连队去当班长。”我们立刻回答“我们立志当普通列兵,去和敌人打仗,不愿意当官。”师长说:“班长不是官,士和兵是军队的基础,班是部队的最小单位,生活、训练、作战,都是班来完成,组织发挥得好,才能打胜仗,总不能一盘散沙去打仗吧!”又说:“基本上文化高的都必须当班长,先调训一批,40天一期,以后逐步调训,愿意先去的就报名,立刻转到军士队去。”

我和70多人报了名。当天就去到了师部附近新建的营房,那里是一个连的营房,有队部,四个区队,一个大教室,有厨房等。第一期调训的军士共180人,部队的训练就从这里开始。这是各连队训练的样板。

入伍时,先暂编为预备连,在三五天内,正式按兵种编队,除骑、炮、工、通按志愿选编外,绝大部分为步兵。当时青年军第201师的编制:师直属部队驻璧山,有通信电话排、军士队(临时)、卫生队(门诊救护)、搜索连(骑兵、摩托兵)、炮兵营(山炮、野炮,驻河边场)、工兵营、通信兵营(有线、无线)、辎重兵营(骡车、汽车为义务兵)和野战医院。下辖三个步兵团(即601团驻虎峰场;602、603团驻铜梁县城),每团有通信班、救护班、重机枪连、82追击炮连及三个步兵营。九个加强连的编制,总人数约13000人。

整个青年远征军(后删去“远征”二字),在四川的璧山(201师)、綦江(202师)、万县(203师)、泸县(204师)、贵州的贵阳(205师)、陕西的汉中(206师)、云南的昆明(207师)、江西的玉山(208师)和福建的上杭(209师)、共建立九个加强师,总计约13万余人。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作者: 陈运刚   编辑: 王钻忠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