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民俗节日中的体育活动 清代盛行“中幡”
2009年10月04日 13:51北京日报 】 【打印共有评论0

幡表演

历史上北京地区的民间节日体育活动十分丰富。虽然有些活动只在一个朝代盛行,也有很多流传至今。

射兔是辽代居于北京的契丹族人的活动。《续文献通考·乐考》有清楚记载。每年农历三月三日,是契丹族的“陶拉葛尔布节”。在节日的庆祝活动中,例行射兔比赛。

射柳是金代居于北京的女真族人的活动。比赛开始,“先以一人驰马前导”,后骑的人以无羽的箭射柳。成绩最佳的是“既断柳”又以手接住断柳而“驰去者”,断柳后未能用手接住的为一般,成绩最差的是“断其青处”或射中而不能断的,以及“不能中者”。比赛时擂鼓助威,赛场气氛热烈隆重。

射草狗是元代蒙古族在北京的一种祭祀活动,每年进行,实际是射箭运动,目的是祈求消灾免祸。每年十二月下旬,在西镇国寺内墙下,洒扫平地,束草人和草狗,剪杂色彩缎挂在上面,象征五脏六腑。“选达官世家”参加交射。

走会明代开始盛行,延至民国时仍久盛不衰。每逢节日、集市,或在庙会上,为游人献技,使观者赏心悦目。明代正德三年(1508年),朝廷令各省在重大节日“选有精通乐艺者,送京师供应”。说明当时各省都要选送有特色的技艺节目会聚北京在广场上表演。走会表演的体育节目很多,有扒竿、盘杠子、练皮条、打弹子、耍中幡、翻筋斗和钻圈等,也有武术的拳械表演。

扒竿明代开始盛行。表演的人,立竿三丈,上身赤裸,攀到竿顶做各种动作,以臂、腹、胸、脚踝在竿上“或按或贴或夹”,时而“舒臂按竿,通体空立”,时而“将竿夹于腹部”,张开手足在竿顶旋转,继而“以口衔竿,身平横空”,又以两脚夹竿,“合并手掌拜起于空中”。《日下旧闻考》记载这项活动时称“京师宴中有爬竿戏……缘竿而上,若鹰翔然,若猿跃然”。进入民国时期,民众能表演这项技艺的已很少见,多转为杂技艺人的表演项目。

杠子盛行于清代,又称盘龙术,是由于杠子的两端刻有龙头而得名。清代练杠子的团体称为“杠子会”或“盘龙会”。走会中的盘杠子,多在大车上表演。车上设一木架,横支木杠一根。表演的动作分上、中、下三把,上把手是在杠子上倒立;中把手绕杠回环,犹如飞转的“轱辘”;下把手作悬垂水平,前压后压,形似寒鸭浮水。清代《增补都门杂咏》描述一残疾人善于杠子技艺的情景:“瘸脚何曾是废人,练成杠子更通神,寒鸭浮水头朝下,遍体功夫在上身。”进入20世纪50年代后这种活动已很少见。

皮条是清代民间青年和江湖艺人表现力量和技巧的一种活动。表演的人平日苦练,筋骨强壮,灵活而柔韧。先把皮条系在木架或梁柱上,表演的人掌握皮条或将皮条缠绕在一双手腕上,等身体悬垂于空中之后,开始做升降、倒转、支撑、水平等动作。人们形象地描述这类活动是“三条杠木叉耒支,中系皮条分手持,鹞子翻身鸭浮水,软中求硬力难施”。民国后渐成为杂技艺人的保留项目。

弹子也称打弹子。清代,每到清明节,京都居民爱到西直门外高亮桥“踏青”(春季郊游),当地就有弹弓表演。表演的技巧有二十四种之多,弹丸是泥做的,技高者“两人相弹,丸适中,遇而碎”;将弹丸抛于空中二三个“及其坠而随弹之,叠碎也”;或置丸于儿童头顶,“弹之碎矣,童不知也”。至近代,民间练这种技艺的人很少了。

中幡清代盛行,是以手臂、肩、头顶,做举、托、抛、接、绕身等动作,在走动中表演。“以一大竹竿为主,高可数丈,中嵌一大长布旗式,并缀铜铃,重约百斤。角色耍弄幡,作种种姿势,远望之若冲天之塔”。演练这种活动的多为民间摔跤手,20世纪50年代后,在节日游园活动中仍为群众喜爱的表演节目。

翻筋斗、钻圈始盛于清代,是一种技巧性体育表演。有向前的“俯而翻”,也有向后的“仰翻”,在仰翻中可一翻、再折,至三折。这种再折和三折,是不停地做二至三个空翻。钻圈,也称钻窜圈。置圈于地,表演者以鱼跃的姿势,从圈中穿过。20世纪30年代后渐演变为杂技表演项目。

采珍珠是清代满族进入北京后开展的一种活动,满语是“尼楚赫”。这项运动是模仿采珍珠(即著名的东珠)情景的一种体育活动。但自清朝中叶之后已很少有人参加这项活动,进入20世纪80年代又被重新挖掘出来,并健全了竞赛规则,作为少数民族体育的一个竞赛项目出现在竞技场上。

赛威呼是满族的赛船活动,后来在北京地区逐渐演变成象征性划船的陆地集体握竿赛跑,是节日的一种儿童活动,现已少见。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作者: 王鹏   编辑: 刘嵩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