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青点 香远溢清话当年 供稿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知识青年的上山下乡大潮澎湃,席卷全国城乡,牵动万户千家。这一举世瞩目、具有移风易俗、触及人们灵魂的时代“革命”壮举和岁月“风火”为人们留下强烈的回望和追思。
对持续10多年从浪潮、热潮到高潮的到农村、到边疆的上山下乡潮流,在党和国家召唤下,广大知青直觉或不直觉走向“广阔天地”,经风雨、见世面,锻炼成长,在战天斗地日子里,为农村(含兵团场队)两个文明建设和改造主观世界实践考验,打造根基,作出了巨大努力和贡献,也付出了宝贵青春代价。他们的时务精神和行为创举,成为“历史不会忘记,人民不会忘记,党也不会忘记”的世纪“风云群体”。
这一代与新中国共成长的同行人,或称“解放牌”,他们经历发展两个不同阶段和社会背景及自身实践真知,对改革开放前后的社会落后与进步有深刻的体会,他们对人生步入社会,华年起跑(最小年仅14.5岁),面对严峻和挑战自我的“沧桑”洗礼,留下了云牵昔日,烙印情怀的历史记忆,也留下了难解的情结,他们为特殊时代、负特殊使命,作特殊贡献,倍感自豪或无悔。重温历史,把历史留下来,是中国知青众多成员的共同爱好宏图宿愿。
近年各地民间力举“咱们是知青”的各种活动,体现他们强烈的归属情怀和凝聚历史的热切要求。他们以“回顾、友谊、发展”为主题,重温过去,交流人生,客观今昔,表达华年智慧、弥足时代进步的自我珍惜,为沧桑正道或说无奈走向,紧跟形势再表“知青”无悔的道义风光。今天沉积久矣的“知青”信息和他们的活动,媒体热报(包括“凤凰卫视”)历历在目:近年来出现广东千人国际机场里文化晚会、福建同步万人第二故乡行、北京上海等各地无数大、中、小城市聚会或周年纪念活动,还有全球百十个知青活动平台(互联网站)的建立,掀动亿万人次参与及围观,以及大量知青个人文学作品融入媒体和市场。东北等地重视知青遗产,修建知青历史博览旅游基地的营运发展。近年广州知青(包括粤海农垦)在原省委某领导的带动下,千人(其中有携同子孙或亲属一族)重上白云山,再造一片林和建亭立碑以及各地曾现个人或众体捐资扶贫办学和知青基金组织运行等活动,还有……。这些举动,不仅体现人文本质的提升,并表达了他们重温历档,汲取力量,启示后人,交代子孙的社会责任和道义风采。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
|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 ||
作者:
洪能平
编辑:
刘延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