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云:照相机的故事
2009年02月01日 10:50 】 【打印

71年3月, 在农村插队的我和弟弟终于被批准回家探亲。经过几天的颠簸,我们回到了阔别两年多的昆明。

那时,母亲的"特嫌"问题已经平反,从干校出来后,被重新分配到几十公里外的一个工地。爸爸尚在边疆修公路,请不准假。我们家原来的住房已经被军代表"占领"了,只好向同事借了一间十多平方米的小屋,作为母子三人的团聚之所。

妈妈平反后,补发了几百元的工资。既然没有家,也就没有什么可以添置的。先买了一台"红旗"牌三波段的半导体收音机,给妈妈下工地使用。然后,我和弟弟不约而同地想到:买一台照相机!

我们经过比较(那时挑选的余地也很小),买了一台"海鸥"牌4B双镜头的120相机。这种相机虽然笨重一点,但使用简便,成像效果好。在探亲的一个多月里,我和弟弟跑遍了市里的大小公园练习照相,光动物园就去了八次。

回农村后,这台相机成了宝贝。我们用它照下了我们知青劳动的场面:挖地、犁田、放牛、种菜;照下了我们知青生活的情景:喂鸡、唱歌、做饭、杀蛇;照下了边疆美丽的风光:险峻的虎跳石、落水洞、宽阔的大盈江;也照下了知青的家-破烂的茅草房。

那时侯,在插队知青中,照相机真是非常少见的。自然有同学来借相机,相机便随着知青朋友,走遍了大小村寨,留下了许多难忘的镜头。

至于冲胶卷和洗相片,穷知青当然是自己动手啦。我那时被抽调到公社上管理广播站,公社里有电有水,这可是两大必备条件。晚上一般没有什么事,我就开始冲洗工作了。药粉和相纸是从昆明带下来的,配药水时没有量筒,就用一墨水瓶60毫升来估计。设备嘛,我用的是妈妈同事教我的最土的方法。找一支手电筒蒙上绿布,便成了冲胶卷的安全灯,先把胶卷拆开放入显影液,双手不停地将它卷来卷去,估计差不多时就用电筒照一下,行了就洗干净再放入定影液,然后再清洗,最后用夹子挂在晾衣服的铁丝上晾干。洗相片就更土了,用一张红纸把灯泡包起来,在右边留一个小洞。把底片和相纸用两片小玻璃片夹起来,拿到小洞漏出的光下晃十几秒钟,再拿到左边的药水内显影、定影,冲洗干净后,又贴到一块大点的玻璃板上。第二天早上开广播的时候,把玻璃板放到那台150瓦的电子管扩音机上方加热,相片干后,就一张张"啪啪"地掉下来了,再剪一下边,照片就完成了。当然也少不了帮知青朋友们洗照片,我那小小的广播室夜里就常常成为了免费冲洗店。

回城后,相机记录下了我们当工人的历史。我开吊车,弟弟开铣床……。我们出差时自然要带上它。同事、亲友中有人外出时,也来借用这台相机。它的"足迹"遍布大江南北,北京、上海、哈尔滨都去过,还到过西藏呢!

谈恋爱时,相机又成了赢取女友芳心的有力工具,那时,女友和她的伙伴出门游玩,几乎都是我充当摄影师。我第一次拜见未来的岳父母大人,就是背着这台相机为他们照全家福。

女儿出世后,相机又为她留下了最初的"倩影",笑、哭、爬、坐,捧奶瓶、堆雪人,蹒跚学步、翩翩起舞……。每年都要照上几十张照片。

一直到八十年代中,135彩色照相流行,我们的经济条件也好些了,才又买了一台"海鸥"DF-1型照相机,取代了这台老的120相机。 但是,冲胶卷和洗照片自己就无法胜任了,只能送去冲印店。

DF-1是台单反相机,成像效果还是不错的。那时候的相机很少有自动功能,光圈、快门、聚焦全凭经验调整,对提高摄影技术很有好处。可惜彩色胶卷很贵,加上冲洗,是一笔不小的费用。因此当时的照片都是以照人,特别是孩子为主,很少舍得照纯风景照。

九十年代后,由于工作变动和家务的繁忙,摄影这个爱好被逐渐淡忘了。DF-1由于年久,也开始出现问题。有时我外出,就带个傻瓜机,完全是"留念"而已。

直到有一天,我发现很多朋友和同事都用上了数码相机,才感觉到,该把这个老本行再捡回来了。于是赶快去买了台长焦的"柯达",又重新迷恋上了照相。

数码相机可真是个好东西,只要备好电池和存储卡,只管使劲照。觉得不好的就删除,特别喜欢的洗成照片,一般的就往电脑里面存,再不放心的还能刻成碟。这台相机跟了我三年多,拍了一万五千多张(段)照片、录象。虽然上班忙,还是抽空跑了红土地、元阳梯田、路南大叠水、海南三亚等地,有几张照片还在上级单位的比赛中评上了奖。

我下一步的打算是买台数码单反机,再配上其他装备,等过久退休了,就外出旅游,把大好河山尽收入我的镜头之中!

 

匿名发表 隐藏IP地址

作者: 张晓云   编辑: 刘延清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