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风从坡上刮过”—黄土地青春记忆(4)
2009年02月03日 11:30凤凰网专稿 】 【打印

陈晓楠:这是一种近乎原始的生存环境,想到一辈子前不着村后不着店,一辈子围着锅台,磨台转,知青们的心会缩成一团,然而从陌生到熟悉,从不适应到适应,也正是在这样的环境里,在和当地老乡无言的对视当中,他们感到了久远的亲情和温存,获得了渴望已久的自尊和信任。他们学会了生存,学会了苦中作乐,贴近了报刊和教科书都不曾告诉他们的一个真正的中国。

解说:俞沅现在是一位研究水运交通的学者,他的父母都是高级干部,俞沅从小生活在大院,人们怎么也想不到,这个调皮捣蛋出了名的干部子弟,在陕北八年的插队生活中,成了村里远近闻名的木匠,这一手老乡教给他的木匠活,成了他人生中,知青那段历史的一个特殊标记。

俞沅(北京知青):有人问我们,说你们知识青年出去以后有收获没有,有人就觉得我浪费了多少年的青春,我不感觉到,我觉得那事在人为,你到了这个环境里,你要是能够学到你认为是有价值的东西,你的生活和生命,就是生命质量是高的,你的思想生活是充裕的,你看这个柜子,后来以后我和我爱人结婚那时候,对吧?这是在80年代初的时候,我自己打的柜子,别人还还参照我,马季到我家来的时候抄个图纸,他们家做柜子也照这么做,我那时候就学设计,这个还是自己后来认为比较得以之作,就是在造型上功能上考虑人体功能学。

另外就是现代化一点,总之这些点点滴滴,包括钢琴櫈,钢琴櫈也是做的,过去学到的东西,其实有些东西在现代生活中还在用,而且我感觉到这个在用的过程中,就使自己的情感总能和过去的生活,和陕北的生活它能够联系起来。

解说:经历过一段与农民共同生活的体验,知青懂得了亲近农民,当地老乡也把知青看成了一家人,他们在自己的困境中,看到了老乡身上最纯朴的情感,这是他们没有想到过的再教育。

俞沅:我们在进了农村以后,生活特别特别艰苦,就是饥肠辘辘的,那样。就在这个时候到了他们家,给我们吃的什么?一人吃了一个鸡蛋,你看他家的孩子那么多,家里那么穷困,我们知青有多少人,人家煮了一脸盆的鸡蛋给我们吃,人家把多少个月的鸡蛋攒下来,就给我们这些知青吃,所以那次的印象就给我特别深,而且非常温暖。

陈朝红(北京知青):我记得有一年,我母亲我父亲关着呢,动员我,说要过革命化过春节要生产,你不要在北京过,你要去延安,结果人家谁都不去,村子里头七个学生就我一个回去了,我一个人做饭一个人什么,老乡们,说老实话一年,他们就这么辛辛苦苦就这么一年过年,来自个割点肉,自个有点东西。平常就请不起你,请你吃什么呀?就这么点时候,每一家都跑到我窑洞里头,要不就大人要不就娃娃,跟我说请我去他们家吃饭,我就这么前前后后五十多户人,好像这个春节我就这么吃过来的。是想起来实在是,没有报答他们的能力和条件,但是我也想着我们村的老乡。

解说:大院里的孩子脱胎换骨,优越感丧失殆尽,他们学会了头上打“羊白肚”,也学会了惹一身虱子,歇工时光着膀子捻“革命虫”,他们懂得了做人最应该的是,在你的心里放上别人,放上老百姓,放上所有人的平等,人的尊严和生存的权利,在陕北话里劳动,下地干活就是“受苦”,尽管老乡们还心存疑虑,就大多数知青而言,他们却已经自觉地转换了角色,像农民一样,知青也自称是“受苦人”,知青们也像农民一样,找到了排遣苦闷的方式,他们学会了“信天游”,在一望无际的山坡上,知青们也唱起了老乡嘴里的“酸曲儿”,扯开嗓子宣泄压抑了很久的情感。

庞沄(北京知青):就是觉得是一种特别享受,你比方说我们那个时候干活那就是,老乡叫红的溜,就是着膀子,往那个山坡上大土地上一躺,扯着脖子喊着信天游,那真是一种享受,或者跟对面对上歌了那特享受,就像史铁生说的信天游由着你唱,你想唱拉的音拉多长拉多长,是别好的非常好的一种享受。反正那种,享受不到。

解说:大院的孩子们,在这块偏僻的黄土地上,似乎又找到了久违的自由,他们找来《外国名歌200首》,在放工之后,在村头的山坡,在知青的窑洞里,总会不时传出一阵阵让老乡们迷惑的歌声。

宋小刚(北京知青):那时候也偷偷的听一些澳大利亚广播电台,我学的第一句英文就是RIDEO  OF  AUSTRILIAN。我们那有一个老高中生,说你们有那个搭上线,搭上广播线就能听那个台,华语广播唱很多30年代的老歌,《何日君再来》啊,什么《蓝色的街灯》、《红灯绿酒艳》,老乡也跟我们学,我们唱完了教老乡,老乡学歌学的可快了,可词儿特别黄,那时候觉得,黄色的歌,什么红的灯绿的酒,纸醉金迷多悠悠,那有的时候北京干部一来就得改词,就不敢唱这个了,就把红的灯,绿的酒就改了,就改的头可断血可流,毛泽东思想不可丢,真是这样。红的灯,绿的酒,纸醉金迷多悠悠,北京干部一来,来了个政工干部马上就变了,就改的头可断血可流,毛泽东思想不能丢。

解说:陕北的信天游和知青们带去的城市歌曲,在这片黄土地上交织传唱着,每当夜幕降临,村里的放羊娃最爱去的就是知青的窑洞,因为在这里,他们会听到从未听到过的歌曲,直到今天,他们还记得从知青那里学会的歌曲旋律。

陕北老乡:我记得那会儿知青爱唱歌,就爱唱这个“回忆望见汝又飞,泪水就流成了河,亲爱的朋友你我也都一样,日盼夜又想,眼前只是一片铁门和铁窗,这就是朋友唯一的希望”,就是时间长了人的看法大概就不太合适,反正那时一搭里惯了,一搭里受苦也罢,胡球唱呢,真的话就是回忆一下,有这个印象。

<< 前一页123后一页 >>

匿名发表 隐藏IP地址

   编辑: 刘延清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