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贪敛钱财”
2008年10月13日 20:16凤凰历史专稿 】 【打印

田口宏二朗针对万历29年时任直隶巡按的安文壁对皇帝说的话“皇上以六合为帑藏,视此四万金奚啻太仓之一粒”评论说“安文壁颠倒传统的王土思想,警惕皇帝过度贪婪的理论,其实是反对矿税的众多文人经常采用的说法(如'皇上以四海为家''皇上以六合为帑藏')。不过皇帝在行使各种公共和私人行为的时候,果真如此将王土思想反过来说的话,就意味着他自己没有特定的家产。”

如田口宏二朗所说:“当然明代财政体系当中帝室也有某'收入'和'经费',从内库的收入来讲,确有金花银(折粮银)和慈宁宫籽粒等重要的帝室经费来源。不过这些收入并不能算做帝室专用的项目。例如金花银原来是江南等地区的田赋,是属于户部管理的部分。嘉靖年间以后,这个项目虽然逐渐变成内库的收入来源,但到明末户部也一直干预金花银的收取和开销。……可以说除了若干庄田收入等等以外,帝室原来没有专项财源”

所以所谓万历贪财,其根源在于明朝中晚期,大部分的财政开支,皇帝没有权力任意支配,皇室费用的花销,动辄受到牵掣,以至于皇帝常常觉得手头紧张,有时候甚至还不如一个明代的富商来得宽裕!不得不想方设法去获得一些私房收入,以便自己有备无患挥霍消费之用,这才是所谓万历贪财的实质所在

一个人从小生活阔绰,金银财宝可以任意花费,全不当回事,根本不受任何制约,他会有所谓贪财的概念么?他会主动去设法收敛钱财么?不会,因为他根本就不会有这方面的意识。只有一个花钱动辄受到制约的人,这才会有所谓贪财的表现。

从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坐实万历贪财的罪名。但如果在如下两种制度中选择,一个是皇帝挥霍无度,花钱不受约束,因而也从来没有什么贪财心理;另一个是皇帝花钱动辄受到约束,不能想消费就消费什么,想挥霍什么就挥霍什么,因此产生贪财心理。那很显然,任何一个理智的人,当然会选择后者。

有些问题需要对比一下才能说明问题,我们不妨把清朝和明朝皇帝在挥霍消费财富的自由度上,做个对比。

当清朝统治下的中国被西方殖民者打的惨败连连,割地赔款的时候,光绪皇帝结婚耗费白银550万两,慈禧60岁生日(1894年,光绪20年),耗白银1000万两修颐和园为她自己庆祝生日。至于清朝前期营造圆明园颐和园避暑山庄之类供他们挥霍享乐之类的场所更是耗费财富不计其数。而明朝的皇帝除了建造皇宫之外,从来就不曾享有这样的自由度。唯一可以拿出来一说的正德建造豹房,不仅在规模上无法和圆明园相比,而且正德本身也因此被大臣们骂得狗血喷头,和清朝皇帝不受制约的挥霍民脂民膏,还一片颂圣之声相比,确实天壤之别。

我们再拿饮食消费做个对比。万历相对来说已经可以算明代所有皇帝中生活比较奢侈的一个了,那么他在饮食方面的消费水平和一个最没落的清末代皇帝相比较,又如何呢?

匿名发表 隐藏IP地址

作者: 杜车别   编辑: 刘嵩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热点图片一热点图片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