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卫视执行副总裁王纪言回忆《中国人今天说不》
2009年05月08日 12:17书摘 】 【打印已有评论0

香港即将回归之时,凤凰卫视在两岸三地华人智慧的嫁接点上出现

记者:这种机遇是个人的加入给凤凰带来的,还是时代为凤凰造就的?

王纪言:两方面都有。在香港回归之前,香港这个地方产生着一种蓬勃的思维,被它聚合起的个体都有一种对未来时代的激情,对新世纪的一种打算和设想,在这样一种大时代到来的前夕,我们带领一批人捷足先登。于是事情就成了,并且成的起点很高,不是说在我们前后没有别的媒体出现,但它们没有借到一个势,没有找到这样一种起点,就是在国际媒体业的高点上出新,在东西双方互补性上出现,在两岸三地华人智慧的嫁接点上出现。我们进来的时候,原来的基础叫卫视中文台,它已经有几年的历史,已经有一定的影响和品牌。有一些管理经验,有一些香港和台湾的传媒人,还有个别大陆到香港来发展的,比如张铁林。

完整的中国人概念和完整的中国人意识

记者:在凤凰卫视初创期,两岸三地人的磨合很重要吗?

王纪言:是的。当时凤凰的初始构架是已经有了一些人才,已经有了一些经验,这种经验是以香港和西方为主的经验,那么面对华语世界最大的一块地区中国内地,面对这一地区20世纪最后时机的发展需求以及跨世纪的未来设计,非常需要新诞生的凤凰有一个改变,这个改变就是中国内地的概念和经验的推广。我们引进具有内地媒体从业背景的传媒人士就弥补了这一点,他们携带着厚重的知识底蕴和扎实的职业功夫,和香港、台湾及国际上的人士的经验结合起来,这个就是秋雨先生后来说的“完整的中国人概念和完整的中国人意识”。我认为凤凰这样一个品牌的出现,在完整的中国人概念中,单纯依靠哪一部分传媒人都不是单独能够做好的,凤凰要面对亚洲,面对整个大中华区域,面对世界华人,完全依靠香港的传媒人士,或者完全由台湾或大陆传媒人在香港的舞台上驰骋,都不会像现在这样具有包容性和创造性。所以这里边有一个重要的整合,即完整的中国人意识,不过其中以大陆为主要的观念,以大陆为主要的判定点,就是两岸三地组合,以内地思维为主。

凤凰发展初期,力量很有限,但是为什么能够较快地创造品牌,原因就在于找到了一个很好的合作机制、合作态势,就是我前面所说的,它要在最短的时间里边,把个性张扬起来,把品牌树立起来,其中搭着别人的经验,搭着别人的力量,搭着别人已经取得的基础。展示凤凰,这是一个捷径。

凤凰卫视:从娱乐越来越强到资讯越来越棒

记者:凤凰的定位从创台开始经过了什么样的变化?

王纪言:这是一个很大的题目,我只能简洁地归纳几条。凤凰创台开始原来基础的媒体形象是以娱乐为主,我们把都市的、青年的、时尚的风格延续了下来并加入新的内涵。凤凰要想在整个华人世界产生更大的影响,提供更大的推力,仅用娱乐越来越强做不到,需要成长资讯的力量,于是我们在九七回归之前,逐渐喊出了“资讯越来越棒”的口号,频道上逐渐加强了资讯的力量,加大了新闻的力量,加入了主题纪录片的力量,因此,频道受众面越来越向高端人群拓展。

“高端”这个用词是北京市的一位主要领导人说的。SARS期间他对北京电视台的同仁们说:“北京老百姓抗SARS的故事,不要仅在北京台报报就完了,应找找凤凰,据我了解,在京的高端人群主要看凤凰。”后来我们问这个领导:“高端人群一词是从哪儿来的呢?是不是始于金融界?”他告诉我们:“在许多界都有,不过最典型是电讯业,电讯业的手机高端用户处于所有用户三角形金字塔的顶端,这些人一个手机的通话量比底端几千人的通话总量还多。”“面向高端人群,影响有影响力的人”是凤凰办台定位变化的根本。

因此,归纳起来我们有如下的变化:娱乐越来越强到资讯越来越棒;综合越来越强到个性越来越棒;主题越来越强到主持人越来越棒;制作越来越强到技术越来越棒;速度越来越强到现场越来越棒等等。凤凰十年啦,当然会越强和越棒,这里的越强和越棒都围绕着凤凰的两个办台要素来提升,一个是媒体责任及使命,另一个是媒体影响力。所以,凤凰要不断地超越自己和改变自己。

凤凰的劳动方式:个人工作方法

记者:大家都知道凤凰员工不多,但效率非常高,您认为是什么原因。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已有0位凤凰网友参与评论   
 
匿名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作者: 王纪言   编辑: 蔡信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