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鸿门宴到彭城之战 刘邦的时运决定了其成功
2009年12月30日 13:31凤凰网历史专稿 】 【打印共有评论0

汉元年八月,刘邦听从韩信的策略,部署军队出关中。关中防御汉中进攻的屏障是秦岭,秦岭东端有武关,西端有散关,另有三条谷道穿越秦岭中部,作为汉中与关中之间的通道,它们是褒斜道、傥骆道、子午道。秦岭高峻,以至每条谷道都曲折回旋,幽深险峻,不利于人力物力的大规模运动,尤其不利于粮草补给的运输。南北交争之际,多以散关也即陈仓为要冲。因此,刘邦把陈仓作为主力进军的方向,而章邯则重点防御陈仓。汉军进军到陈仓,发现章邯已经派遣了大量军队部署在陈仓,如果强攻,汉军未必取胜。这个时候,天助刘邦,刘邦军中有个人,名叫赵衍,可能对这一带地形很熟悉,他指出了一条迂回陈仓的小道,因此汉军得以攻破当面的章邯部队,进而还定三秦。赵衍指路一事记在《高祖功臣侯者年表》里,之前很多人未曾注意到此条史料。

刘邦定三秦之后,出关东向准备与项羽一决雌雄,慑于刘邦军队的威势,河南王申阳投降,魏王豹出于对项羽的怨恨,带领军队加入刘邦的联军,殷王司马卬被俘,陈余遣军加入刘邦的联军。出关的短短几个月间,刘邦的军队迅速膨胀到56万人,项羽的西部防线无法阻挡刘邦的席卷,四月,刘邦联军攻入彭城。这些诸侯之所以敢于协同刘邦攻入彭城,主要是因为项羽首先选择了强齐作为打击目标,并且在齐地的战争陷入僵持。刘邦攻入彭城之后,一时为胜利所麻痹,产生了轻敌思想。这支56万联军,看似强大,其实战斗力有限。其一,各路统帅与刘邦同床异梦,他们更多持观望态度,属于典型的墙头草,他们既想打败项羽再次宰割天下,同时又害怕项羽的威势,刘邦实际上可以倚重的部队只是他从关中带出的数万核心部队,一支如此庞大的联军,自身核心军队所占比例却如此之小,那么战斗的胜负必然大大为这些盟友的态度所左右了;其二,56万大军不全是战斗部队,必然有大量后勤部队,而且这庞大的人群也给后勤造成了难以想象的困难;其三,庞大的军队给指挥带来极大阻力。因如上缺点而导致军事行动失败,我们在战史中不难找到相应的典型例子。

彭城东南北三面水网密布,且有小山横亘,泗水自北向南贯穿其全境,苏轼论及彭城地理位置的时候曾说:“徐州为南北襟要,京东诸郡邑安危所寄也。其地三面被山,独其西平川数百里,西走梁宋,使楚人开关延敌,真若从屋上建瓴水也。”吕蒙谈及彭城的地势,认为徐州西面“地势陆通,骁骑所骋”。项羽听闻汉军的动向,立即率领三万精锐南下彭城,自齐地走了一个s型行军路线绕到彭城的西面,刘邦的56万联军根本无法抵抗项羽三万军队的袭击,短短一天之内就全线崩溃。项羽调回齐地的士兵追击汉军,一直追击到荥阳、成皋一带,虽然他沉重打击了刘邦所部,但是不得不放弃在齐地的战果。

彭城之战,作为之后协助刘邦击败项羽的三大异姓王都未曾直接参与。韩信在彭城之战中空有大将军之名,直到彭城之战失败之后,韩信收集残部击败楚军于京、索之间,刘邦才开始重用韩信;英布在彭城之战中态度暧昧,刘邦也未曾派遣使者前去游说;彭越曾在一年前与刘邦协同作战过,刘邦东进彭城遇上彭越所部,刘邦拜他为魏相,让他掠取梁地,也并未带他进攻彭城。显然易见,刘邦并不想依靠这些自己无法全面约束的外系将领来击败项羽。刘邦自认为依靠自己的丰沛故旧的力量必然能击败项羽,假如依靠这些外系将领的力量击败项羽,必然会增长这几人的势力,打败一个大强,却制造几个小强,这是刘邦所不愿意看到的。但是之后项羽的3万精兵击碎了刘邦的美梦,这之后才有了刘邦痛定思痛,作出重用韩信,联络英布、彭越,组织多方面战场的决策。

在彭城之战中还有一事值得一提,在此不得不再次感叹历史往往就在短短一秒钟就可以改变了其走向。此事一般为大多数读者所忽略,记载在《季布栾布列传》里。彭城大败之后,刘邦一路西逃,丁公作为楚将,率领部队正好追上刘邦,部队已经短兵相接,眼见邦哥就要性命不保,这个时候刘邦开始忽悠:“我们都是英雄好汉,为什么要过不去呢?”丁公顿时收兵。小编愚钝,很难理解,丁公放走刘邦,他就不怕项羽对他不利?刘邦现在是项羽的死敌,捉住刘邦是难得的大功。利弊权衡,实在难以想象丁公就如此轻易的放走了刘邦。唯一比较合理的解释,就只能理解为刘邦曾经有“晁盖”、“宋江”般的名声,天下的好汉莫不拜服,这样才能屡次脱险。

历史中充满了偶然性因素,谁说不是呢?假如此战刘邦被项羽俘虏,从而项羽底定天下,那么后世对刘项的评价又将是如何的呢?

<< 上一页123下一页 >>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作者: 王钻忠   编辑: 王钻忠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