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战后两德经济发展差异的历史原因
2009年11月01日 23:30凤凰网历史综合 】 【打印共有评论0

而东德,从建国之初,就不断有公民往西边跑,这多半与不习惯、不认同新的社会制度、新的意识形态和新的生活方式有关,加上实行社会主义改造后,剥夺一部分人的财产,促使一些有产者的逃亡,当时不允许个人买汽车,不允许个人做生意,吃饭要粮票,穿衣要布票,工作好坏不论,收入都基本一样,实在没有工作的积极性和吸引力,生活水平也大大低下,没有进步。

另外,也与西方的渗透、影响、诱惑和"放血政策" 有关。但最重要的还是由于人民不满足于东德经济的现状,而向往西德的高消费,高生活水平(人往高处走)。因此,到1961年柏林墙建立之前从东德跑到西德的总人数有280万之多。大量人口的涌入,使西德劳动力资源特别丰富,并改善了劳动力分布不均的状况,提高了竞争能力,最重要的是许多具有专业知识及管理人才的难民涌入和参加重建。"

例如,1954-1961年,从东德前往西德居民中,约有6000名医生和药剂师,8000名司法人员,750名教授,34000名教师和工程师,他们都是不满意收入低下而逃到西德的。 "(7)实际上,东德以巨大的代价为西德培养了建设人才,使西德减少了对生产"人力"所需的投资,也解决了短期内无法培养出来的人才问题。这使本来就劳动力奇缺的东德元气大伤。

为了赶上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科技水平,东德不断扩大从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尤其是从西德进口尖端技术。这就需要设法换取硬通货,从而导致了经济上依赖资本主义世界,而自己的经济政策又极大的失败和不得民心。

二、战胜国对战争结局的处置

德国宣布无条件投降后,苏、美、英法四个占领国为彻底摧毁德国战争潜力而对德国实行"非工业化政策"。通过拆迁德国工业设备作为对盟国的战争赔偿,将德国经济改造成农业经济。然而,西方盟国很快意识到"一个强大的欧洲,一个虚弱的德国"这一原则在经济上是错误的,并指出"在两次世界大战间隔的时期内,德国在欧洲市场上的强大地位并不是体现于它对欧洲经济的主宰,而是反映欧洲各国之间紧密的经济关系,对许多国家来说,德国在正常的年代里,既是最重要的供货国家,也是最重要的接受货国。(8)

"人为的遏制德国的工业将非常有害于欧洲复兴计划。"(9)随着冷战的加剧,西方盟国也感到需要一个强大的西德作为盟友。因此1947 年8月美英两国制定了"修正的工业计划","允许两国占领区的工业能力达到1938年的70%~75%"。1948年5月,又停止向苏联提供了拆迁的西德工厂设备。到1948年时,西德的设备资产总额仍以超过1936年水平的11%左右。这是西德得以迅速重建的物质基础。

反观东德,在盟国制订索取赔偿计划之前,苏联就开始拆迁了1200家工厂。"至1948年初为止,总计拆除了1900家工厂,其中1700家完整的工厂。由于拆迁和战争影响而造成的损失,使生产能力下降了40%"(10)除工业外,受拆迁之害最深的是交通业,几乎所有的复线铁路均拆除一条线路,"以致于铁路网点总计减少了135000公里"。(11)

苏战区的经济损失惨重。而且,工业设备尤其是精密机械在拆迁过程中损失严重,到苏联重新组装后,往往难以达到原有的生产水平。从1946年6月起,苏联政府开始采用将赔偿企业就地收归苏联所有的办法,213家较大的工厂改组成苏联的股份公司,这些企业约占苏战区工业生产能力的1/3。此外,苏联还要求无偿使用德国专家和技术人员以及战俘。"

据个别估计,苏联占领当局在1945年-1953年拆除和取走产品的总价值为300亿美元,事实上的赔偿额为苏联原来要求的三倍。"(12)这就影响了东德经济重建的物质条件。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作者: 姚春梅   编辑: 蔡信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