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占山:识大体知进退的抗战先驱
2009年12月11日 14:47党史文苑 】 【打印共有评论0

斗智斗勇江桥之战掀起抗日浪潮

江桥位于三间房、泰来之间,是洮昂铁路跨越嫩江的必经之道,南北交通要冲。日军要进犯黑龙江省省城,首先必须占领江桥阵地。11月4日,日军以飞机七架掩护,派兵四千,在四列铁甲车和数十门山炮配合下,向江桥、大兴车站发起猛烈攻击。马占山立即命令守军奋起还击,声震中外的嫩江河畔血战全面爆发。马占山率先垂范,亲临前线指挥。在他的激励下,全体官兵视死如归,与敌针锋相对,寸土不让,反复冲杀,屡挫敌锋。

马占山不顾蒋介石的不抵抗主义政策,进行武装抗日,立即引起了国内外的强烈反应。各地人民、各界人士、爱国学生寄发的电文和慰问信,有如雪片飞来。各界慰问团携带猪、羊等慰劳品和现洋,奔赴前线,慰问马部全体官兵。著名的教育家、诗人陶行知写了一首《敬赠马占山主席》诗:

神武将军天上来,浩然正气系兴衰;

手抛日球归常轨,十二金牌召不回。

世界各国的报刊,对江桥抗战也大加评论。《京津泰晤士报》社论中说:马占山是"在充满灾难的中国里,中国高级官吏堪称道仅有的一人……",来自四面八方的慰问电和声援信,把马占山誉为"抗日英雄",这更激起他的爱国热情。

鉴于敌我力量对比悬殊,又是孤军奋战,后继无援,马占山率部退至三间房,重新调整部署,变攻为守,组成三道防线,阻止敌人的进攻,并电请国民政府,火速予以增援。他在电文中说:"占山守土有责,一息尚存,决不使失寸尺之地,沦于异族。惟有本我初衷,誓与周旋,始终坚持,绝不屈让,"恳请国民政府和"全国父老努力振作,以救危亡"。

江桥一战,日伪军伤亡惨重,一时援军未到,兵力不足,乃由军事进攻为主的方针,改为政治攻势为主、军事为辅的方针,对马部施加压力。自马占山退至三间房后,日军每天以少数骑兵实施骚扰,配合飞机低空轰炸,使马各部时刻处于应战状态,得不到休整时间。同时大肆宣传,说马占山所以打败了日军,是"与苏俄密结","俄人加入作战"的结果,妄图挑动抗日武装内部的混乱。马当即通电说:"所有布置前方者,仅我数千久共患难之将士,为国捐躯,亦正我军人应尽之天职,并无求援外人之事……"义正辞严地予以驳斥,日军还制造谣言说:"由于马占山与张海鹏打仗,日本驻齐齐哈尔领事清水八百一遇害。"企图借此引起国际舆论的压力。消息传开后,张学良怕引起国际争端,致电黑省当局询问真相。马复电说:"江省日领事清水八百一,现仍安居江省恒,并无危害情况。"

日军的政治攻势被马占山粉碎后,接着又开始了强大的军事攻势。马占山采取守反结合的战术,连续挫败敌人的攻势。14日的一场反击战,将敌击退三十余里。但日军不断增加兵力,战斗越来越激烈。战至18日,马部所剩不过二千余人,而且弹尽粮绝,后方无援,腹背受敌,无法再战,被迫退到省城齐齐哈尔。马占山见省城无险可守,为保存抗战力量,作出有计划的撤退。20日,马占山率部到达克山。叛逆张景惠派人至克山劝马占山降日,马占山忿然对他们说:"张系东北老长官,一切措施如不受日军支配,则吾甘愿听其驱使;否则,为亡国之奴,吾决不干,且以应付敌人之方法应付之!"19日,日军自长春调来的增援部队到达后,立刻向马部进攻,妄图一举攻入齐齐哈尔。马占山将北上的部队集中扼守塔哈尔河、宁年站等诸要点,采取以守为主、相机出击的战术,阻滞敌军进攻,掩护其在海伦重组抗战政府,以利领导全省军民进行斗争。

海伦抗战政府成立后,马占山积极向国内外宣传抗日主张和抗战决心,整顿军事,编组新军。将来自省内外自愿参加抗战的人员充实作战部队,并新编了一个1500人的"学生团"。他给正在广东召开的国民党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的电报说:"东北若失,国将不国,才恳积极设法消洱党见,唤起民众,一致对外,为民族争生存,为国家争地位,党国庶有豸呼!"

江桥抗战后,马占山的兵力损失了三分之一,军械粮饷、财经等方面极为困难,虽有广大爱国同胞的支持和捐助,但得不到国民政府一枪一弹、一兵一卒的支援。退到海伦后,日寇多门二郎师团继续调其步兵、骑兵、野炮兵等主力,向马占山部实施夹攻。尽管马部浴血奋战,但仍陷于日寇重重包围。为了摆脱困境,马占山向民国中央政府主席林森、外交部长陈友仁急电呼吁,希望中央早作决策,以挽救黑龙江省之存亡。但电报发出后,有如泥牛入海,毫无消息。他遂集中兵力于塔哈尔、林家甸主要方向,对付不适应北满滴水成冰严寒气候的铃木旅团。马部勇猛反击,毙伤日军三千余人,迫其后退。此时,日寇主力尚在辽西,多门二郎师团和铃木旅团遭此一击,一时不敢轻举妄进,就地防守,以待援军。马占山认为,战局相持只是暂时现象,日寇援军一到,结局不可设想。他见省城空虚,便调部集中于齐克路,准备以攻其不备的突然行动,夺回齐齐哈尔,力争主动。他把这一计划报请北平的张学良,但迟迟未得到答复,只好将调集的兵力暂驻于鳌龙沟、宁年两地待命。

马占山反攻齐齐哈尔的意图,很快被敌人发觉。此时,日军内部在对待马部问题上发生分歧。侵略东北的关东军主张调集重兵对马部"一气呵成","予以歼灭之";而陆军部则主张"使其不战而屈服乃是上策",要以溥仪为首的汉奸、亲日派,在东北成立伪满洲国,认为对拥有实力的马占山,如能使之就范,较张海鹏、张景惠之流更为得力。于是,日寇在调兵遣将进行军事进攻为主的同时,仍千方百计对马占山进行诱降。

马占山部全体官兵斗志未减,他们仍希望民国中央政府赶快组织或调集各地义勇军,收复失地。1932年2月4日,马占山和全体将领联名发电,分析了日本帝国主义的弱点,认为日本侵略者是可以击败的。此电发出后,得到海内外有识之士的赞许,但在蒋介石不抵抗主义的方针下,马占山的抗日主张遭到了国民政府的摈斥。而日本帝国主义,更是加紧对马占山施加军事压力和诱降攻势。日寇从锦州调遣部队北上后,多门二郎师团、铃木旅团得到了增援,立刻以重兵压境之势,向马部缩小包围圈,步步紧逼。马部处于聚而被歼的危险境地。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作者: 陈支农   编辑: 石立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