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房改带来百姓居家之变
2008年10月22日 10:15网络报 】 【打印

1978年—2008年,中国的改革开放已经走过了30年的风风雨雨,中国从计划经济过渡到市场经济。如果从1978年关于住房商品化理论探讨开始计算,中国的住房改革也经历了30年的历程。有人说,房改不仅仅被视为推动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个火车头,更从心理上割裂了人们对计划经济时代的依赖。

“房改的几项举措,可以用一架飞机的几个构造来形容。房屋的商品化、市场化政策好比是飞机的两个发动机,金融政策对房地产改革的大力支持好比是飞机的燃料库。”中国房地产及住宅研究会副会长顾云昌在接受网络报记者采访时如是说。

作为中国住房改革方案起草人之一,回顾这30年的房改之路,顾云昌感慨颇多,他说:“我国房改从1978年就开始酝酿,但真正被提上议事日程还要从1980年4月邓小平关于住宅建筑的一番讲话开始。这期间,曾进行过无数次大大小小的房改会议,专家、学者们反复探讨。1982年还在全国选择四个中等城市做售房试点,但房改真正取得突破性进展还是在1998年。1998年7月3日,国务院发布《关于进一步深化住房制度改革加快住房建设的通知》,房改取得突破性进展以后,老百姓个人的购房积极性得到充分发挥。”

1978年—2008年,中国的改革开放已经走过了30年的风风雨雨,中国从计划经济过渡到市场经济。从1978年关于住房商品化理论探讨开始,中国的住房改革也经历了30年的历程。有人说,房改不仅仅被视为推动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个火车头,更从心理上割裂了人们对计划经济时代的依赖。

我的红“楼”梦

居者有其屋,多少年,多少人,在为这个梦想而努力,房子始终倾注着人们的无限希冀与憧憬。千百年来,人们对住房的追求从未间断。华裔学者杜维明曾把中国的住房比喻成一部最缠绵的红“楼”梦。

住房市场化改革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我国城镇居民的住房条件。统计数据显示:1978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住房面积只有6.7平方米,到2007年年底,城镇居民人均住房面积已达约28平方米。房改以来,人们买上了自己中意的商品房,不管是居住面积还是小区环境都有很大改善,生活质量有了很大提高。

在北京市一些年代比较久远的小区,现在依然可以看到筒子楼的身影,过道上码放整齐的煤球,用废旧木板搭成的简易储藏室,嘈杂的公共厨房、水房,潮湿阴暗的过道,昏黄模糊的灯影……这些都是刘华儿时记忆里最清晰的生活画面。

70年代出生的刘华小时候和哥哥、父母在筒子楼里居住,直到她上了初中,家里的居住条件才稍微好一些。单位给父亲分了一套两居室的带独立洗手间的房子,虽然只有60平方米,位置比较偏僻,交通也不是很方便,但比起原来一家四口挤在不到40平方米的筒子楼里,条件改善了很多。刘华至今还记得搬进新家的当天晚上,一家人很奢侈地到餐馆庆祝,她更是兴奋得几乎一夜没睡。后来,家里又花钱把这套房子买了下来,刘华还记得当时父亲很开心地对她说“咱们也是有产阶级了”。

事实上,在福利分房时期,对一个普通工薪家庭来说能在退休前分得一套60平方米左右的房子已经很不容易了,而一旦儿女成家,就只能与父母挤住在一起,三代同屋的住房现象普遍存在于众多家庭之中。

1994年,刘华的哥哥要结婚,但是他所在单位效益不好,享受不到福利分房,住房问题一下子成了让全家人头疼的大事。家里只好把客厅隔出一小间让刘华住,这样的状况一直持续到小侄子的出生,本来就狭小的空间这时显得更加拥挤,后来父母将正在住的旧公房出售后的钱加上单位补贴的一部分钱,在花乡附近买了一套三居的大房子。“房子宽敞了许多,小区环境也比以前有了很大的改善,生活质量也提高了,父母和哥哥现在还在那里住着。”刘华说。

<< 前一页123后一页 >>

匿名发表 隐藏IP地址

   编辑: 刘嵩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