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不敢想出国到家门口办护照
2008年10月22日 10:02北京晨报 】 【打印

1992年版护照实行后,申请护照的政策开始放宽,对出国留学和工作的公民只需要入学通知书和经济担保就可以申请,这样一来申请护照的市民猛地多了起来。“当时的办公条件简陋,市民排队办护照的长队都排到大街上了。”李爱萍还清楚地记得当时市民连夜排队办理护照的情形,办证民警人手缺,往往到了下班时间外面还排着长队,受理护照申请的时间不得不推迟。

随后,公安机关推出了很多方便市民办理护照的便民措施。从2007年10月份开始,北京市民可以在家门口就近的公安分局出入境大厅申请办理护照,市民的护照申请材料由分局受理后,递交给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处审查并制作证件,市民到区县公安机关出入境部门领取证件,取证时间为7个工作日。2007年底,北京市民申请办理出境手续再创新高,达到90余万件。

●出国购物个性化色彩强烈

“如今出国人员与改革开改之初的出国人员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李爱萍说,改革开放以前,办出国手续的大部分以从事外交工作的政府官员、归国华侨为主,普通人都没有申请出国的需求。改革开放初期,国家出国人员的政策也有所放宽,一些做边境贸易的人开始看到国外的商机,纷纷出国做生意,赚了不少钱,尝到了甜头。这时出国的目标主要集中在东欧、东南亚等国家。如今,出国的人以留学和出国旅游为主,而且年龄越来越年轻化。

从改革开放到现在,出国人员从国外带回的东西也发生了巨大变化。今年70多岁的彭老先生告诉记者,上世纪80年代一直到90年代初,手表、电视机、录像机、音响、录音机、冰箱、洗衣机、摄像机“八大件”风光一时。这些产品当时在国内还属紧俏物资。

“上世纪80年代初,我从国外买回的25寸彩色电视机,当时北京的市场还没有货,价格是7000多元。”彭先生说,这台彩色电视机伴随了他二十多年,至今还舍不得扔。随后,当时他把家里的冰箱彩电购置齐全后,还帮亲戚朋友家也买齐了。

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从国外带东西的就开始呈现下降趋势。除了一些高精端技术产品,比如数码照相机、数码摄像机等产品仍占大头外,服装等日用品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从整体上看,出国采购正日益显现出强烈的个性色彩。光盘、花、酒,甚至汽车配件,都在采购范围内。

<< 前一页12后一页 >>

匿名发表 隐藏IP地址

作者: 郝涛   编辑: 刘嵩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