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年前的今天,人类历史上最大的一次两栖登陆作战开始了。作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高潮和纳粹德国棺材上的最后一颗棺材钉,诺曼底登陆宣告了二战的结局已再无悬念。两面作战的德国已经注定跪倒在东西对进的美英联军和苏联红军脚下。但在当时,应该很少有人具有这样长远的眼光。从诺曼底登陆胜利的漫天焰火中眺望到地平线上美苏冷战缓缓接近的铁幕。70年后的今天,我们试图重新审视这场伟大战役背后的东西:这场里程碑式的胜利如何联通着战后两大超级大国冷战的大门。 【网友评论】

高清图集
上一张
下一张

纪念诺曼底登陆70周年

2012-06-05 14:49 0人参与 0条评论

这是一组有关1944年盟军诺曼底登陆,开辟欧洲第二战场的历史照片以及数十年后参加战役的二战老兵,故地重游,追思逝去战友的照片。(图片来源:凤凰网历史)图为1944年6月6日,美国士兵背着装满弹药的背包,穿过英国的街道准备乘坐登陆艇。

20
01
 
 

二战爆发前美国资本为纳粹德国提供大量资金技术

华尔街借出去的钱,被希特勒拿过来,从华尔街金融资本控制下的工业托拉斯购买军火和技术,得到的利润又用于向德国的军工行业继续扩大投资。金钱的血液周而复始不分昼夜地流动着,结果是一端生长出了武装到牙齿的德国军备,另一端美国的诸多庞大工业帝国,在艰难时世中维持甚至扩大了生产和市场,罗斯福新政能够奏效,也未尝不对此多赖借助。【详细】

 
 
 

二战前苏德20年的亲密岁月:列宁就已号召向德国学习

据统计,从1939年8月《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签定到1941年6月22日苏联遭受德国全面进攻,苏方提供了石油、棉花、磷酸盐、铁矿石、鉻矿石、锰矿石、有色金属等价值4.7亿马克的战略物资,德方提供了未建成的“吕措”号重型巡洋舰及建造该舰所需的设备、舰炮、水雷、鱼雷、潜望镜、最新型号的飞机样品等。从执行协议的态度看,双方是守信义的。1941年上半年,即德国陈兵400万于苏联西部边界直至进攻苏联的前一天,德国一直按照协议供给苏联货物。【详细】

 
纳粹如何复兴德国经济
 

德国重新崛起为欧洲的经济和军事强国

希特勒通过扩大财政支出解决就业问题。1933年6月1日,出台了“第一莱因哈特纲领”;1933年9月,出台了“第二莱因哈特纲领”,其中把5亿马克津贴用于维修住宅和农业用房,提供3.6亿帝国马克的利息偿付券,同时对私人经济进行资助和减税优惠,增加对铁路邮局的投资,扩大紧急救助工作。
    限制已婚妇女就业,鼓励妇女回家专营家务。希特勒提出,妇女的地位在厨房、教堂和床铺上(即过所谓“三K”生活)。大搞基础设施建设(民用和国防工程),包括修建公路、飞机场、兵营、齐格菲防线等。在这些工程建设中尽量以人工代替机器操作,甚至在机器劳动比手工劳动快得多的地方也宁愿让50人用铲子挖掘,而也不愿使用任何一部挖土机。【详细】

积极的财政政策  

纳粹经济政策最显著的特点,就是用大规模的政府开支和公共投资计划来刺激需求和扩展收入。直接通过加大政府采购和鼓励消费进行刺激,并且减免税负和提供补贴。国家通过控制外汇,执行卡特尔协议或者农业价格政策,管理进口和国内生产的原料,进一步影响产品成本。1937年以来规定使用统一的会计账薄和成本计算体制,方便了国家的监督。【详细】

 
 

希特勒用美国提供的金钱苏联提供的原材料发动了第二次世界大战

回望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前夜,我们会目瞪口呆地看到美、英、法、苏争相和自己未来的侵略者眉来眼去,比赛着为它添砖加瓦的奇异景象,希特勒不打这场战争简直都对不起老天的眷顾。纳粹德国带着华尔街的金钱,美英的技术和装备,苏联训练出来的军官,揭开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序幕。【详细】

 
 

二战爆发后美国多家公司继续与德国合作 一直到1941年

战争爆发以后,许多重要的美国公司继续与纳粹德国合作。战争期间以及战后的调查结果显示,包括洛克菲勒所拥有的美国大通银行在内的银行、国际电话电报公司、福特汽车公司和通用汽车公司等这样的大公司以及德士古石油公司。1941年7月,美国军事情报工作人员梅杰·查尔斯·伯罗斯向美国陆军部报告说,新泽西标准石油公司正在用6艘船只将其在阿鲁巴岛炼油厂的石油运离委内瑞拉海岸而前往加那利群岛,在那里给德国海军的潜艇加油。【详细】

 
 
 

苏德合作最高潮:1939年苏德两国共同瓜分波兰

根据里加和约,西白俄罗斯和西乌克兰并入波兰版图,波苏边界从寇松线大大东移。1939年8月23日,苏德签订互不侵犯条约及秘密协定。两国商定:在波兰发生领土和政治变化的情况下,那累夫河、维斯瓦河和桑河一线将成为苏德利益范围的边界。这条线以德苏外长的名字而命名,称里宾特洛南—莫洛托夫线。9月1日,德国从西部入侵波兰。17日,苏联从东部入侵波兰。28日,苏德签订边界友好条约,共同瓜分波兰。波兰再次在欧洲政治地图上消失。【详细】

 
 

苏德战争爆发斯大林要求开辟第二战场分担压力 1944年才实现

1941年7月,苏联领导人斯大林即致函英国首相丘吉尔,正式提出“在法国北部开辟战场”的问题。同年9月,在苏德战争形势严峻之际,斯大林两次致函丘吉尔,提出“本年内在巴尔干或者法国的某地开辟一个第二战场,足以使德国人从东战场抽走30-40个师”。第二战场的开辟被一再推迟,直至1943年底的德黑兰会议才被最后确定。1944年6月,盟军在法国西海岸发起诺曼底登陆战役,第二战场终于得以开辟。【详细】

 
解析纳粹的支持者
 

希特勒与支持者们

1929至1933年世界经济大危机期间,德意志中间等级各职业集团对纳粹党的参与都超出它们各自在全国总人口中所占的比率,党的最高层成员更是清一色的来自中间等级家庭。【详细】

独立经营者集团  

丧失旧有独立性的威胁和陷入社会分化过程的担忧,使手工业者、小企业主、小商人、小农中的败落者寻求向后退却的反经济自由主义、反工业资本主义、反都市化运动,也习惯性地在犹太同行竞争者身上寻找"替罪羊"。【详细】

职员集团  

服务型职员与大企业中参与管理型职员对理性化未来的希望在经济危机中破灭,发展出反理性右翼激进主义的政治转向,尤其在犹太资本占优势的第三产业中的职员,流露出反保守主义、反马克思主义的激进反犹主义特征。【详细】

公职人员集团  

能保住现地位并可能升迁的官员信奉右翼保守的独裁主义,而被辞退的官员则力图粉碎现存秩序、并向右翼激进的独裁主义转向最快,非贵族出身又遭解职的中、下级军官们都有这种特点。而德意志"学者阶层"则是内部处于分化、不断丧失政治、文化"优越感"的阶层。【详细】

 
 

一拖再拖的诺曼底登陆:美苏围绕开辟第二战场激烈争论

1944年6月6日,全世界人民久已盼望的向西欧进军的第二战场终于揭开了帷幕。英美武装部队在艾森豪威尔将军的指挥下,渡过了英吉利海峡,并在法国的诺曼底登陆。在评价第二战场开辟的作用时,美国军事历史学家哈里森写道:“这不一般的收入,这是西方盟国在欧洲最崇高的成就,已对希特勒帝国的心脏进行直接打击实现了合围德国的宏伟计划。”毫无疑问,盟军在1944年下半年的登陆所起的作用已不能和头几年相比。而围绕着围绕着第二战场的开辟,英美苏三国在二战期间展开了激烈争论。【详细】

 
苏联强烈要求早日登陆:
分散德军压力得到喘息机会

1941年斯大林分别于1941年7月18日、9月3日、9月13日,三次亲自写信给丘吉尔,要求迅速开辟第二战场。1941年11月6日,斯大林在伟大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二十四周年纪念》的报告中第一次公开向全世界提出了第二战场问题。由于在战争爆发前对德国实行了一种变相的绥靖政策,面对德国的袭击措无及防,步步溃败;再加上国内实行的大清洗运动使有军事指挥才能的将才极度匮乏,对前线的战争来说更是雪上加霜。苏联需要英国能开辟欧洲第二战场缓解苏联在东线的压力,以解燃眉之急。【详细】

借助德军入侵乘火打劫:
美国首选占据法国北非属地

美国在“火炬”计划和“哈斯基”行动上与英国达成妥协,从而延迟了第二战场的开辟。一方面,美国为解救在北非陷于困境的英国;另一方面,是趁法兰西帝国衰亡之际,力图扩大美国在北非、中东、地中海的影响。霍普金斯曾对罗斯福说“‘体育家’作战行动(即登录北非的作战计划,后来改为“火炬”计划”)使我们夺取西非,它将为最终控制地中海奠定基础……”,而“英俄两国在这个地区大有应接不暇之感”。可见,美国的战略意图是扩大对以上地区的控制和渗透。【详细】

战后两强对峙端倪初现:
诺曼底登陆决策背后的奥秘

英国的政治军事实力已经是日落西山,美国对英国能否在欧洲大陆发挥制衡作用表示怀疑——尤其是一个强大苏联的出现。因此,当英国的地中海计划妨碍美国的全球战略时,美国就不再迁就英国了。迅速实施霸王计划正好符合“罗斯福在战时根据胜利要早而美国伤亡要少这一原则”美国的“两洋战略”必须迅速结束欧洲战场,在亚太战场得到苏联对日作战的保证。所以,在德黑兰会议上,罗斯福这位仲裁者已明显站在斯大林这一边了。第二战场的开辟愈来愈明朗并最终付诸实施。【详细】

 
 

围绕第二战场争吵的意义:美苏势力划分矛盾加大引发冷战

到了二战后期,美苏成了政治军事实力最强大的两个国家,许多重大问题都需要两国从全球战略来加以考虑和解决。所以,美国在德黑兰会议上站在了苏联一边,却冷落了英国,它从全球战略利益出发,最终促成了欧洲第二战场的开辟。但是,在此之后,美苏却在势力划分中的矛盾与嫌隙逐渐增大,这种对战后利益安排的冲突和分歧成为后来冷战的根源。【详细】

 
纳粹上台的民众心理基础:非理性主义
 

在德国,反动的民族主义和种族主义理论,经过19世纪特别是19世纪后半期的宣传,己深入广泛的传播到德国社会生活的每个角落,它甚至被视为一切行动的准则,到了极其荒谬的程度。这些理论和传统崇尚暴力和强权,鄙视国际和平,推崇所谓民族血统的纯洁性,仇恨法国人和犹太人等。“德意志民族的特性就表现在为精神上的宗教上的自由和政治上的世俗间的恭顺服从,精神与肉体的分离,意志与环境之间缺乏平衡,理性与强权的对立,结果是自由堕落为自我放纵,服从则称了对强权的盲目的、绝对的崇拜,在善与恶两方面都爱走极端。”魏玛时期的德国人受其影响,内心充满着对民主、自由的蔑视和对权力、独裁的向往。【详细】

病态心理的蔓延  

受到挫折和压制的德意志民族主义情绪更为极端化,有人描述德国成了一个“发了疯的国度”,人们生活在集体偏执狂中。根据弗洛姆的纳粹主义心理学,当时的德国人普遍具有以下病态心理:权威主义性格普遍化,崇拜权威;攻击性和破坏性;自我陶醉和民族自恋;贪求权力和渴望屈从,有一种施虐狂和受虐狂的心理倾向。民众感到自己被社会抛弃和出卖,对周围现存的一切深怀不满,有一股非常强烈的破坏欲望。封建专制主义和军国主义势力非常活跃,许多人蔑视民主和自由,反而对权威、独裁和复仇征服、侵略扩张具有强烈的欲望。【详细】

排外情绪强烈  

德意志人有排外的传统,所谓的血统和共有的文化观念比同一国籍更能使德意志人团结在一起。他们深深的民族自卑感导致了一种迫不及待的自卫心理;而他们在文化和种族上的民族优越感又会产生一种自负心理,从而产生了强烈的排外情绪。在帝国作为秩序和权威象征被推翻以后,面对共和国、议会民主等概念,很多德国人都感到茫然不知所措。他们把民主同西化、腐朽、物质主义连在一起,认为抵制西方议会民主制民主,就是维护德意志传统,西方文明与德意志文化之间的不谐是一场文化战争。 【详细】

 

二战结束美苏两国分道扬镳针锋相对引发冷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标志着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关系体系进入了以美苏竞争与对抗的两极体制。战争极其结果加速了各国国内政治与国籍政治力量对比的变化,改变了全球的权利分配。战前的6个大国中,德国和日本战败,英国于法国严重削弱,美国以世界最强国进入战后时代,苏联作为战胜国也成为政治、军事大国。殖民主义势力的衰落和殖民帝国的瓦解为美苏提供了竞争与争夺的地缘政治真空。战争促进了军事技术的发展,打破了原有力量平衡,加剧了全球均势的改变。【详细】

美国成为世界头号强国

苏联的优势:当时唯一能抗衡美国的势力

美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得到了迅速发展与壮大。相对于战时盟国英法的严重衰弱和德日竞争对手的惨败,美国俨然以世界最强国家进入战后时期,成为一个不容置疑的政治、经济、军事和意识形态大国。美国的军事和经济在国际舞台上占据统治地位,垄断了原子弹,国际贸易居世界首位。美国的产品、娱乐和生活方式风靡全世界。美国就是利用这些优势和近乎垄断的地位,来建筑战后国际关系,推行谋取世界霸权国际战略:使用一切手段和途径迅猛向外扩张,填补和抢占地缘政治真空,迅速把自己势力范围由拉丁美洲延伸到欧洲亚洲。【详细】
苏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遭到了空前的破坏,付出了巨大牺牲,但也提高了在国际政治舞台上的地位与作用。苏联迅速恢复了被战争严重破坏的国际经济,保持了一支强大的军事力量,推行和平外交政策,谋求同盟国的继续合作,扩大国际联系。苏联成为政治军事大国,在两极战略格局中是美国最强劲的对手。战后初期,苏联更多地在营造国家安全环境,避免同美国发生正面冲突。美国制造共产主义扩张的威胁来动员与组织同苏联的对抗。为了维护国家安全与利益,苏联准备并进行还击。美苏公开、全面对抗不可避免,只是时间问题。【详细】
 

铁幕来临:丘吉尔“铁幕讲话”标志美苏冷战正式开始

1946年3月5日丘吉尔的讲话正值美苏战时同盟关系不知何去何从的关键时刻。丘吉尔称世界被铁幕分裂为两个对抗的部分讲话,为美国恶化美苏关系和对苏推行强硬政策制造了舆论,史称“铁幕讲话”。丘吉尔关于“和平的砥柱”的讲话向美国和英国转播。它的主要内容:第一,呼吁美国肩负起领导自由世界的历史责任。第二,建立英美特殊关系,实现英语民族对世界的统治。第三,宣称铁幕分割欧洲。第四,攻击苏联施暴政。第五,鼓吹对苏联采取强硬政策。【详细】

 
冷战:起源和性质
 

冷战·欧洲态势图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只有美国和苏联尚有余力雄踞于当世。美国本土没有受到战争破坏,经济上更是前所未有地强大。苏联在战争中遭受了摧残,但它仍然是一个令人生畏的军事强国,拥有400万人的军队,它在中欧和东欧所控制的人口和地域远远超过了1939年以前的边界。人们开始普遍地把这两个国家称为超级大国——也就是巨型大陆领土国家,掌握着庞大的资源,使包括欧洲的老牌大国在内的其他所有国家都相形见绌。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浮现出的这种两个超级大国并存的国际体系中,其中一个会很容易把另一个确认为唯一的危险敌国。 【详细】

 

冷战重要原因:意识形态敌对

自1917年布尔什维克革命以来,资本主义民主政治和马列主义的共产体制之间就形成了根深蒂固的意识形态敌对。
    这种冲突最终被冠以“冷战”之名,是因为尽管敌意和对抗尖锐激烈,但从未导致两个超级大国发生公开直接的军事冲突。【详细】

 

二战结束时的态势已含冷战因素

在欧洲,大战临近结束时,苏联军队占领了东欧和易北河以东的德国。美国、英国和法国军队占据了德国的其余部分、奥地利的大部分和意大利的全部。
    红军横扫中东欧大片土地,所以苏联人也就在这些地区施加了政治控制。美国也在对意大利的占领中把苏联排除在外。 【详细】

 
 
即使我们不用阴谋论的视角看二战,这次空前规模的世界大战也充满了巧合和吊诡。纳粹德国的崛起、扩张、坐大背后,无不闪现着美苏两国的影子。而二战之中,欧亚大陆上的各个强国要么战败要么削弱,世界格局最终变成了美苏对峙主导世界的局面。而在此过程中不断有着惊人巧合行为的美苏,也正是在诺曼底登陆一役上正式将未来世界的格局蓝图最终定稿。史上最大规模登陆战震天动地的炮火,宣告的不止是纳粹德国的死亡,更照亮了背后通往冷战铁幕的道路。
网友评论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