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房子的那些事:集资建房
2010年01月06日 10:40凤凰网专稿 】 【打印共有评论0

正在加载中...

凤凰卫视1月5日《腾飞中国》节目播出“关于房子的那些事 集资建房”以下为文字实录:

何亮亮:1949年以后,中国主要实行政府和单位出资建公房,收取低租金的住房制度,由于当时政府和单位的经济实力较弱,单纯靠他们出资建房,很难解决好广大居民的住房问题。于是人们就开始寻求一些其他的方法,因为合作集资建房有很多的优越性,自然就成为人们的首选。

1955年,铁路和煤矿两个行业,试行了带有合作集资建房性质的“住房自建公助”办法,当年就解决了35000户职工的住房问题,收到了很好的效果,1956年6月26日《人民日报》,在《解决职工住房问题》的社论中,肯定了住房自建公助的办法,从此合作集资,自建公助建房的这个办法,就在一些工矿企业陆续推开了,但因为受到当时大形势的影响,合作集资建房的进度不快,在随后发生的“十年动乱”中,合作集资建房就停顿了,这是第一次波折。

改革开放以后,直到上世纪90年代下半叶,虽然“房改”在逐步推进,但实行公房低租金制仍然占着主要的地位,为了解决当时突出的“住房难”问题,尤其是对那些“分房无份,购房无力,建房无法”的职工呢,发展集资建房是解决住房问题的一个有效办法,因此许多地方政府对合作集资建房采取了支持的态度,使得合作集资建房犹如雨后春笋般得到了较快的发展。

到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中国合作集资建房出现了一个小高潮,据90年代初期的统计,全国各省市都建立了一定数量的住房合作社。总数超过了5000个,但是实际执行中呢,集资合作建房确实出现了一些问题,一些地区出现部分单位,以集资合作建房名义,变相搞住房实物福利分配或商品房开发等等。另外在一些地方,部分机关事业单位的职工,既申请参加集资建房,又参与购买单位组织的经济适用房,等于两次甚至多次使用了政府或单位给予的政策优惠。

集资建房使国有土地收益大量的流失,政府没有财力去建更多的廉租房和经济适用房,解决低收入群体的住房问题,而享受到集资房的,恰恰又是那些“不缺钱的人”,与集资建房的住房保障性质恰恰相反。2006年国家曾经下发了文件,要求一律停止审批党政机关集资建房的项目,严禁党政机关利用职权或者影响以任何名义,任何方式搞集资合作建房超标准为本单位职工牟取住房利益,集资建房的热潮就开始逐渐地消退了。

《腾飞中国》凤凰卫视中文台播出

主持人:何亮亮

首播时间:星期一至星期五    20:30

重播时间:星期二至星期六    13:25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编辑: 石立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