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大激战:历史专家阎崇年身陷"三崇门"(图)
2008年07月16日 08:28山西青年报 】 【打印

阎崇年没有评史资格

“阎崇年说到底,不过是个口才不错的历史说书人,至于他的学术水平,实在不敢恭维。”诗人出身,如今为资深出版人叶匡政对记者称,并质疑阎崇年的史学家身份。

“人家很认真地和你讨论历史问题,你就以一句‘不认识’打发了。倘若是个普通读者想请教你个问题,岂不是比登天还难?”叶匡政颇为不愤。

为什么要质疑阎崇年的历史学家身份。叶匡政说:“他是研究满学出身,近年主讲清史。他的说书违背了一个历史学者的基本底线,就是客观、公正,他喜欢下一些似是而非、大而化之的结论,常常让史学界感到啼笑皆非。什么‘康熙大帝是中国皇朝史上的千年第一帝’、什么‘袁崇焕是个有强烈爱国精神的民族大英雄’等等,这怎能是学者讲述历史的态度呢,说评书的也不敢这么乱讲呵。历史学家大多认为他不过是为了娱人耳目,说的不是什么学术问题,也懒得与他争论。哪知这几年,书说得多了,出场费越来越高了,他俨然把自己当成了一个史学泰斗,大有颠覆一切的野心。尤其是他对明清史的发言,近年来越发随意,借由他的说书,传导给公众大量有失公允的历史观,着实让人震惊。”叶匡政认为:一言以蔽之,阎崇年说历史,就是带着明显偏见的历史思维观。一个史学者,讲述历史的一个基本态度,就是要尽量客观、公允。西方史学叫不能有意识形态的偏见。中国传统史学要求的是史事“实录”原则、不好偏私的“素心”态度。“信以传信,疑以传疑”“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都是流传了几千年的中国史学精神。因为古人不能站出来与你辩白,所以我们在讲述历史时,就一定要秉承公正的态度。这是一个史家的底线,一旦越过这个底线,再新的观点也被视作无稽之谈。

草根热议“倒袁”事件

网友刚果花园对阎崇年以“不认识灰熊猫”作为回答的态度很是不满:“这算不算学霸?他认识的才能研究袁崇焕。他不认识的都没资格研究袁崇焕。是这个意思吗?”

网友雾中的风筝也认为阎崇年的说话有问题:“研究袁崇焕必须得到他的认可,才能算研究过么?”

山西一网友则翻出阎崇年八十年代去美国搞过学术演讲的尴尬:“那次他讲康熙,结果被那些西方人问得没词,说他是在歌颂一个残暴的蛮族独裁君主,康熙就是多么大的‘大帝’,他也没搞出同时代彼得一世的水平,让国家能整体上一个台阶,更比不上路易十四,让法国成为民主国家。”除了对阎崇年的说话方式有看法,许多对历史颇有研究的历史爱好者则对“倒袁”分成了两大阵营。

匿名发表 隐藏IP地址

作者: 张军 史晋彪   编辑: 梁昌军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凤凰图片08奥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