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西斯即位后的第二年,他派遣了一支部队前往埃及平叛。波斯军队轻而易举地征服了埃及,就象狮子毫不费力地咬死一只噔羚一样。
但是希腊是一个更大的问题。它不是噔羚,而是凶猛的狼,时刻准备为自己的自由而战。
马拉松之战是波斯人心头的烙印。薛西斯决心彻底解决掉希腊人,为波斯人熨平这个烙印。除了复仇,他还有着伟大的梦想。薛西斯向帝国大臣宣布了这个梦想:希腊是大征服的第一步。波斯帝国将以希腊为基地,进而征服整个欧罗巴。他要把所有的土地并入一个国家。波斯的领土将和苍天相接,太阳所临之土,无不臣服于波斯。
伟大的梦想需要异乎寻常的努力。
薛西斯为了远征希腊,用了四年的时间做准备。整个帝国全部骚动起来了。几百万平方公里的帝国内,一片喧嚣。无数的财富与物资,无数的人员和武士一起涌向西方,为远征做准备。
整个人类历史上,还从没有过如此巨大的军事行动。象沙一样多的人,象沙一样多的黄金,象沙一样多的粮食,最终汇成了前所未有的庞大军队。
戴着铜盔的亚述人、挂着箭筒的米地亚人、手持藤弓的印度人、携带短枪的巴克托利亚人、骑着骆驼的阿拉伯人,头顶狐皮帽的色雷斯人、驾驶战车的非洲人、劈波斩浪的腓尼基人……史书上一口气罗列了58个民族。他们都卷入了这个洪流。希罗多德写道:“亚细亚的哪一个民族没有被征发呢?除了那些巨川大河之外,哪一条河流又没有被他的大军喝得不够用了呢?”
薛西斯为了这次远征殚思尽虑。什么样的代价他没有付出!波斯人第一次进攻希腊时,层在阿托斯山惨遭覆舟之祸。为了确保海运安全,薛西斯事前派出军舰到阿托斯山下挖出了两公里多长、宽度足够两艘三列桨船并排行驶的运河,这样波斯海军就可以避开阿托斯山的大风暴。这条运河被称为“薛西斯运河”,直到今天我们还能看到它的遗迹。
亚洲人象蚂蚁一样忙碌不休,耐心的、一点一点地拼凑他们的远征。
公元前480年,这支浩荡的军队终于准备就绪,向西方开拔。薛西斯御驾亲征,带领着这支前所未有的庞大军队。波斯人填塞大道、布满原野,一直延伸到遥远的地平线。蓝色海水里,密密麻麻地排列着艨幢巨舰。
希罗多德对波斯大军数目做了估计。他认为陆军有170万人,骑兵有8万人。加上海军和其他部队,总数高达264万人。如果算上后勤人员,数目还要再加倍。这是一个让人目眩的天文数字。在那个时代,派出五百万人做千里远征,是不可能的。这就象说波斯人派出银河舰队去征服火星一样荒谬。
如果希罗多德在肆意夸大,那么波斯远征军究竟有多少人呢?我们也许永远无法知道确切数字了。现在的看法是:波斯陆军可能有25万到30万人。海军也差不多是这个数字。波斯海军拥有一千二百艘主力舰,其中一千艘是巨大无比的三列桨战船(标准配置200人)。这样,波斯大军的总数超过了五十万。
军队的规模确实大到骇人听闻的地步。人类历史上,还从未有过如此巨大的远征军。地球上更是从未出现过如此巨大的舰队。当年大流士派出的部队,还不到它的十分之一。波斯远征军已经不再仅仅是一支部队,而是一坐移动的城市。
而且在那个时代,它也是全球最大的城市。
要给这支移动的大城提供补给,需要一个浩大的工程。由于过于庞大,远征军不可能象上次那样,从海路直扑希腊。它必须走陆路,而且必须是紧贴海岸线的陆路。这样,它可以同时从陆地和海洋得到补给。
一路上,薛西斯已经为它准备了数个大粮仓。但依靠陆上补给根本不够。在咫尺可及的爱琴海,还有无数运输船和它齐头并进,喂养这只庞大的巨兽。每艘运输船大约可以负载80吨的粮食,可供五万人一天之需。据希罗多德说,这样的运输船就有3000艘之多。这些船如果全部满载,可以为50万大军提供10个月的粮食。(见PeterBarker〈CROSSINGTHEHELLESPONT:ASTUDYINANCIENTLOGISTICS〉)
世界上最大的军事机器已经全速开动,向泰山压顶一样扑向它的敌人。
赫勒斯滂(Hellespont)海峡。
它是欧洲和亚洲的交界点,也是波斯远征军进入欧洲的必经之路。
滚滚海水分开了欧罗巴和亚细亚。要跨越这片咸水,就必须要有桥梁。薛西斯的奴隶们忙碌起来。腓尼基人用麻索架了一坐桥,埃及人用纸莎草建了另一坐桥。但是赫勒斯滂似乎厌恶这次远征。两座桥刚刚建好,海上的暴风就把它们完全摧毁。
薛西斯当时驻跸小亚细亚首府萨尔迪斯。这个消息使他无比震怒。他无法相信宇宙间居然会有力量,胆敢反抗他的意志。一道王谕从萨尔迪斯发出。根据这道王谕,桥梁的督工被全部处死,枭首示众。但是除了这些可怜的工程师外,赫勒斯滂本身也要被惩罚。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
|
作者:
押沙龙
编辑:
王钻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