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连载:铁血强宋(4)
2009年02月19日 14:37凤凰网 】 【打印已有评论0

利涉大川,时乘六龙

放弃了在赵弘殷的将军家庭中成长的机会,赵匡胤在外面找到了自己的事业。自小的良好教育,再加上离家出走那段时间的艰辛,已经完全磨炼出来一位完美的太祖。他既有优秀的文化、过人的见识,高超的武艺,还有饱经风霜的心智。而成长在五代的血腥乱世之中,更使他坚定了救苍生平天下的伟大理想,而不仅仅是当上皇帝的个人野心。

赵匡胤在军中结识了年龄相仿的柴荣,并以其干练聪颖给柴荣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野史上称之为“双龙会”(指白龙子柴荣和赤龙子赵匡胤的聚会,但历史上并没有结拜,这只是和桃园结义一样的小说桥段)。由于在乾祐之变中,郭威的子女都被汉隐帝杀光了,所以柴荣就过继给他的姑父郭威,立为皇太子,两人的命运都由此发生了根本性转折。

历史上确实有一些人可以靠出身背景取得成就,但这其中不包括开国皇帝,自然也不包括宋太祖。赵匡胤的父亲和柴荣确实在他的仕途中起到了强力助推器的作用,但他此后的成就仍然是靠自己的勇敢和智慧拼搏而来的。广顺三年,赵匡胤被提升为滑州副指挥使。滑州是开封的北大门,战略地位非常重要,滑州副指挥使是比东西班行首高得多的职务,赵匡胤只用了两年就提升到了这个职务,可见,前两年的低级职务应该是挂职锻炼性质。同年,晋王柴荣也调任开封府尹,明确了皇储地位。柴荣既然明确了储君地位,就要拉拢人手,于是将其颇为欣赏的赵匡胤调任开封府马直军使,虽然级别没有提升,但是成为了未来皇帝的潜邸近臣,前途一片光明。

显德元年(西元954年),周太祖郭威驾崩,晋王、镇宁节度使郭荣(柴荣)继位,即为周世宗。周世宗刚继位的时候情形其实和汉隐帝差不多,都是年轻人面对一群老叔伯,但是显然周太祖也充分考虑到了这个问题,在驾崩前就作了解决。首先是让郭荣担任开封府尹的职务,明确为皇储,既锻炼能力,也培植势力。然后废掉了王峻和王殷这两位老伯,扫清了郭荣继位的障碍,所以后来周世宗继位后避免了汉隐帝的尴尬,这都是以一个(或许还不止一个)朝代的灭亡为代价换来的宝贵经验呐!

不过周太祖可以在身前解决内忧,却未能完全解决外患,别忘了北汉还在太原等着后周出丑呢。这下郭威死了,郭荣被视为毛头小子,刘崇欣喜若狂,认为这是报仇雪恨的大好机会,立即集结兵马,并且向辽国求援,强烈要求辽国派出大军助阵,讨伐后周。刘崇亲率三万大军,以义成节度使白从晖为行军都部署,武宁节度使张元徽为前锋都指挥使,直指潞州(今山西长治)。辽帝国则派出援军约七万人,由政事令、武定节度使耶律敌禄率领。这位耶律敌禄将军字阳稳,后来长期担任辽帝国北院宣徽使职务,是辽帝国几代皇帝的亲信重臣,却不知为何被汉人误作“杨衮”,并记载于《资治通鉴》中。而《杨家将演义》中居然将这位契丹人说成杨令公的父亲,现代杨家将后人也多附会此说,还有一个“铜锤换玉带”的桥段,令人有点匪夷所思;《飞龙全传》中则称之为“耶律奇”和“杨襄”两个人,但均为虚构。

这一次刘崇其实是倾国而出,更兼有辽帝国的鼎力援助,但是后周方面刚开始并未引起重视,认为又是例行袭扰。镇守潞州的昭义节度使李筠派出部将穆令均仅率两千骑迎战,当然是羊入虎口,穆令均阵亡,全军覆没。李筠这才认识到这是一场大战,连忙固守潞州,并向开封报告军情。

接到军情急报的时候,后周朝廷正在为太祖治丧,又连忙召开军事会议,会上就如何迎敌进行了一场激烈的辩论。以周世宗为首的一派认为应该由世宗御驾亲征,理由是汉辽联军势大,非亲征难以获胜,何况汉隐帝的教训就摆在眼前,遣将出征容易造成兵变丢了皇位;以老臣同平章事冯道为首的一派则认为小皇帝应该坐镇开封,遣将出征,理由是五代中有很多皇帝都喜欢御驾亲征(因为他们实际上都是一些武将),前脚刚出门后脚家里面就造反了,连被誉为五代第一名将的唐庄宗李存勖也是这样死掉的。凭心而论,两派的观点都各有道理,五代就是这样的乱世,随便你怎么选择,只是早死晚死的问题,事实上周世宗的情况还更接近汉隐帝而不是唐庄宗。两派辩论到最激烈的时候,周世宗激动的喊道:“唐太宗就喜欢御驾亲征,每战必胜,我也要学他!”冯道则不留情面的反驳道:“你是你,唐太宗是唐太宗!你龙椅都没坐热,还是先把小命保住再说这些汉武唐宗的大话吧!”双方的言辞愈发激烈,就差没在朝堂上说“吾欲与令堂携手共赴巫山云雨”了。顺便说一下,这位冯道老先生号称五代最牛公务员,在朱温手下就开始当官,一直当到柴荣,其油滑于官场的能力史所罕见,就算后周又灭亡了估计他还能在新朝廷当官,他犯不着这么激动的驳皇帝面子,可见当时的情形确实非常激烈。应该说冯道老先生也是一颗赤诚忠心,逆鳞直谏,理也说到了点子上,不过最终后周朝廷还是决议:御驾亲征!

<< 前一页1234后一页 >>
周世宗   北汉   刘崇  
  已有0位凤凰网友参与评论   
 
匿名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作者: 黄如一   编辑: 蔡信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