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呼吁历史上的朱雀桥恢复原名 见证无数血战
2009年01月07日 16:22扬子晚报 】 【打印

镇淮桥就在中华门城堡的北侧。宋峤 摄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自从唐代大诗人刘禹锡写下那首传诵千古的《乌衣巷》之后,古往今来有无数文人写下吟咏朱雀桥的诗篇。乌衣巷、朱雀桥因此名声大噪,如今夫子庙边的乌衣巷成了旅游胜地,而朱雀桥原址却渐渐不为人知。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贺云翱认为,历史上的朱雀桥就是如今的镇淮桥。

今日镇淮桥多了两座辅桥

中华门瓮城北依镇淮桥,在中华门站下了公交车就能看到。镇淮桥是一个单孔石拱桥,通向中华门瓮城的大门,长不过32米,宽26米。根据资料记载,这座桥所在的地方,就是当年朱雀桥遗址,始建于东吴年间,1960年后改建拓宽成今天的样子。今天的镇淮桥两侧多了两座辅桥,分别为镇淮东桥与镇淮西桥。

已有1500年以上历史

贺云翱说,镇淮桥与中华门处于同一条直线上。镇淮桥始建于东吴,因秦淮河在当时都城的南边,故取名“南津大桥”,足有130米长。东晋时称“朱雀桥”,亦称“朱雀航”,特别要说明的是,此前的桥全都是木桥。

“在六朝时期,朱雀桥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贺云翱解释道,六朝时期,秦淮河上有著名的“二十四航”,在这二十四座浮桥中,朱雀桥是最为引人注目的,它连舟为桥,一旦发生战事,就可撤舟以隔断两岸交通。朱雀桥因地处当时宫城之南,与朱雀门相对而得名,此桥就是都城前最主要的桥梁,是古代南京人出入南郊必经之地。杨吴时,都水使王逊在此建桥,始称“镇淮桥”,意思是“镇住秦淮河”。

近年来,南京市博物馆考古人员发现在内桥的东南侧、距离中华路不到10米处,还有六朝期间的“御道”,这说明早在六朝时,内桥、中华门、朱雀桥、长干桥一段就已成为南京城市的中轴线了,更加证明朱雀桥的历史至少在1500年以上。

宋代变廊桥盖16间大屋

“唐朝时期,朱雀桥的状况没有史书详细记载,不过受刘禹锡《乌衣巷》的影响,该桥附近成为名人寻古的一个重要场所。朱雀桥再一次出名是在宋代。”贺云翱解释说,因为当时重新修筑金陵城,原来一直在城外的秦淮河一下子被纳入城内,朱雀桥也成了城内之桥。随着两岸居民越来越密集,大河变成了小河,桥宽也跟着越变越窄,据宋代史书记载,桥长为50米,宽为9.8米。

<< 前一页12后一页 >>

匿名发表 隐藏IP地址

作者: 周海燕 徐兢   编辑: 梁昌军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