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时一年之久,对千年古刹保国寺的“CT检查报告”(早报去年曾作详细报道)日前正式出炉。
对于不少好奇的人来说,这份报告颇令人遗憾,因为它并没有如人们所盼望的那样,破解开大殿“鸟不栖、鼠不入、蜘蛛不结网、梁上无灰尘”等千古之谜。
但保国寺古建筑博物馆的有关负责人则表示,这份报告颇具科技含量,它用一个个精确的数字在提醒着人们,作为我国南方保存至今最古老的木结构建筑,保国寺需要更多更好的延年益寿之道,同时他也期待在今后监测中,能有更多的发现,揭开这些“谜团”。
古刹里遍布“仪器”
从2007年4月起,来自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的专家们,在保国寺大殿内外分布了风速风向传感器、雨量传感器、温湿度传感器等仪器,仅大殿内就设有近百处传感器。
在不知情的游客眼中,这些传感器有的像石柱,有的像小镜子,有的只是柱子上多出的一枚铁钉,最小的仪器只有一张纸那样薄。
同济大学建筑学教授汤众介绍,通过这些仪器,可以观测到非常丰富的文物建筑信息,包括大殿的温度、湿度、风向、风速、地表水、地下水等等。
他表示,这些都是第一期监测,主要是对环境,接下来二期项目会将监测内容扩展到文物建筑的材质研究和结构力学分析等信息,包括木材种类与强度、木材霉变与虫蛀、木材干缩状况及构件受力破损等内容。
专家会诊首份CT报告
经过365天不间断的观测,第一份保国寺大殿“CT报告”正式出炉,一个“数字保国寺”展现在人们面前,日前,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进行了“会诊”。
“从保护的角度来看,一些数据很不乐观。”博物馆的负责人介绍,多雨潮湿气候一直是保存木结构建筑的大忌,可是保国寺的木结构建筑含水量都超过70%,大殿的最高湿度可达100%,今年春节的那场大雪又加大了建筑物的含水量。大殿内“冷热不均”。
此外,保国寺大殿沉降情况令人忧虑,在一年的观测中,大殿内部沉降极不均匀,有的观测点“纹丝不动”,有的观测点却沉降了近2毫米,专家认为这主要因为地下水位变化,引起地面沉降。“当然,这些也说明,保国寺作为木结构建筑在如此高湿度的环境下能够生存近千年,实属不易。”
这位负责人介绍,专家们在会上提出了保国寺需要监测的更多方面的内容,比如城市大气污染、周边厂矿活动的影响等等。
病历有利于古建筑修缮
据博物馆这位负责人介绍,文物保护工作者对保国寺一些损坏部分进行了多次不同程度的维修和保护,但是有的效果比较好,有的效果并不如专家们所预测的,“毕竟在一座有千年历史的古建筑上‘修修补补’、‘敲敲打打’是极具风险的事。”
“保国寺的这份精确‘病历’,不仅给我们敲响了警钟,而且是今后动手术时很好的资料准备。”这位负责人告诉记者说,有了这个报告,就能更加全面地研究、科学地决策、谨慎地处理文物建筑,全力提高保护修缮的预见性,降低破坏文物原状所携带的历史信息的可能性。
编辑:
梁昌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