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诞辰定为“中国圣诞日”是拿孔子开涮
2006年09月30日 17:03

年年祭孔,今又祭孔。祭孔就祭孔吧,无非是活动,所谓“祭孔搭台、经济唱戏”是也,只要是真的建设“公奠经济”,而不是“祭孔搭台、政绩唱戏”,年年祭下去,孔丘先生想必也不会反对的;可是没有想到的是,竟然有专家提议,把他老人家的诞辰纪念日定为“中国圣诞日”(9月29日《新京报》)!

相信孔子在九泉之下听到如此新闻,一定当场晕倒。

9月28日,孔子诞辰2557周年,许多地方在祭奠他老人家,人民大学第三届“孔子文化月”也在京拉开帷幕,全球读经教育基金会理事长王财贵和人大哲学院副院长彭永捷一起发出倡议,建议将9月28日定为中国的“圣诞日”,“他们都认为,12月25日实际上是耶诞日(耶稣的诞辰日),而圣诞日应为圣人孔子的诞辰日,‘圣’在中国有特殊意义”。你瞧,这理由不仅是“古为今用”,而且还搀杂了“洋为中用”呢!

这是一种典型的“创造主义”,它不是对“拿来主义”的继承,而是对“拿来主义”的遗忘、反叛。此“创造主义”,喜欢弄出一个新名堂,大抵是闲极无聊的产品,硬是在没招的地方生出一招来。这种在文化领域的“创造主义”是“伪创造”,弄起来特别省力,不像经济创造那样要来个实的,而是拍拍脑袋、弄弄概念就可以了,靠不靠谱就管不了那么多了。把9月28日定为“中国圣诞日”,与当年有人建议将“七夕”定为“中国情人节”一样,都是“灵机一动”的产物;但两相比较,如果说“中国情人节”还有一点娱乐性,一些年轻人在那天会浪漫地花来花去巧克力来巧克力去,那么这个“中国圣诞日”真的设立起来后,注定会因为稀缺公共性和普适性而“悻悻地”遭到冷遇的。

今天的专家为什么喜欢捣鼓“创造主义”而不提“拿来主义”?因为“拿来主义”是比较累人的,要运用脑髓、要放出眼光、要鉴别挑选、要自己来拿,“拿”的人要沉着、勇猛、有辨别、不自私,对“拿”的东西或使用、或存放、或毁灭,你瞧多麻烦。相比之下,这种“创造主义”则不需要太多“技术含量”,只要把声响弄大、把众多眼球吸引过来就可以了。譬如此前已运用“创造主义”,创造过“孔子标准像”了,搞这种“创造”显然不需要太多的“技术含量”——孔子那时代没摄像机没照相机,高智商的今人就完全可以“借孔子钻空子”,鼓捣出的“孔子标准像”只要达到“自以为是”的标准就好了,通过“发布”炒作把声响弄大就行;对此孔子也是没啥办法的,他也只能哀叹“画鬼容易画人难”,他这个“鬼”被后人怎么“按标准创造”也只能怎么“按标准创造”了。

孔子和《论语》是应得到充分的尊重,而真正的尊重应该是“拿来主义”,如果只是借孔子之名掀起一波又一波的“眼球经济”、“旅游经济”,并不见得是真尊重;如果进而把孔子诞辰纪念日弄成“中国圣诞日”,则等于拿他老人家开涮。9月28日曲阜祭孔时,曲阜市长诵读祭文,其中说到“已所不欲,勿施人行”,现在的问题不是“已所不欲,勿施人行”,而是“已所强欲,欲施人行”。要知道,“已所强欲,欲施人行”和“已所强欲,强施人行”才是一种真正的可怕;而种种强欲下的文化“创造主义”,一旦有了权力的强力支撑,最终难免会演变成为一种文化专制和文化暴力;你瞧,那建议设立“中国圣诞日”的专家还建议“每人读《论语》100遍”,这不已经包含“文化软暴力”的因子了吗?[红网  作者:徐迅雷]



   编辑: hunan


>> 发表评论

如果您还不是凤凰会员,欢迎 注册

  • 用户:

    匿名发表

    隐藏IP地址

  • 添加TAG:

    (*添加多个TAG用逗号隔开)

  • * 您要为您发言论的后果负责,故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
  • * 以上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凤凰网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