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牛历史老师”:我不是“百家讲坛”救星
2009年08月24日 14:03大河报 】 【打印共有评论0

●“最牛”不敢当,网络上“最牛”已经用烂了,不能当真。●我个人对书名并不同意,“什么玩意儿”在北京话里是骂人的,我们要学会对历史抱有温情和敬意。

“最牛老师”不想太“牛”

自己对“史上最牛历史老师”这个称呼有什么看法呢?

袁腾飞(以下简称袁):“最牛”不敢当,网络上“最牛”已经用烂了,不能当真。我不是学者,也不是历史学家,只是普通的中学老师。我在大学学的是怎么教历史,不是研究历史。中学历史教学,中国通史、世界通史都有涉及,什么都讲,“样样都通,样样稀松”。

怎样看待你的“一夜走红”?

袁:我不赞成“一夜走红”的说法,“走红”的前提是有事先多年的积累,没有积累,想“走红”是很难的。有了一定积累,遇到合适的机会,说红也就红了。网络上流传的我讲历史的视频是我在一所文化补习学校上课的视频,不是在中学课堂上。因为在课堂上听课的人数有限,学生中有人就把视频放到了网上,没想到受到大家的喜欢。

网上说你是“百家讲坛”的救星,你怎样看?

袁:这个更不敢当了。易中天、王立群等前辈学者讲得都很精彩。我是盛名之下,其实难副。我是“百家讲坛”的受益者,在中学课堂上,“两宋风云”也就讲十来分钟,在“百家讲坛”上,需要讲1000多分钟,逼着我读了大量的书籍,这是我一个学习的过程。那么中学生如何处理应试和兴趣的关系?袁:中学历史教育,无论如何应试是第一位的,对老师、学生来说,提高成绩都是第一位的。当然,有兴趣会学得更好。中学不是培养他们成为历史学家,而是在提高他们人文素养的同时,(让他们)顺利通过高考。

正说两宋反说明清

袁腾飞曾说:“汉唐是可敬的,明清是可怖的,而两宋是可爱的。”

为什么有这样的看法呢?

<< 上一页12下一页 >>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

[查看心情排行]

        
感动同情无聊愤怒搞笑难过高兴路过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作者: 张体义   编辑: 刘嵩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