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少奇用名趣事:少时"刘卫黄" 雅号"刘九书柜"
2008年11月13日 11:21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 【打印
相关标签: [刘少奇]

刘少奇一生用过很多的名字,有名、字、号、笔名、化名等,已知的有绍选、刘九满、渭璜、刘九书柜、刘卫黄、刘士奇、刘祥、仲篪、周先生、吕文、刘之启、刘少奇、胡服、陶尚行、赵之启、赵子琪、成秉真、之启、莫文华、潭少连、K·V、老戴、老许、刘校长、阿刘等近40个。

刘少奇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每一个名字,都有它不为人知的历史,都有一段耐人寻味和感人至深的故事。

少时之名,寄予长辈的殷切期望

1898年11月24日,刘少奇出生在湖南省宁乡县花明楼镇炭子冲村。父亲刘寿生和母亲鲁氏按照刘氏家族从第九代开始拟定的“起序端方、绍允维臧、麟勋渠翰、际运隆昌”的谱系,取名绍选。加之他在同族叔伯兄弟中排行第九又年龄最小,因此族人称他为“九满”。

刘少奇非常爱读书,手不释卷。私塾里单调的读书生活,不能满足他旺盛的求知欲;私塾老师那种刻板的教学方法,也使刘少奇感到厌倦。他便千方百计到附近藏书多的人家借书阅读。班上有个同学的父亲叫周瑞仙,家里有很多进步书刊,刘少奇知道后就经常走很远的路去借读。有一次,刘少奇又到周瑞仙家借书看。那天下大雪,周瑞仙让妻子为刘少奇送去一盆炭火。刘少奇挨着炭盆看书看入了迷,炭火烧着了他的棉鞋,连隔房的人都闻到了烧焦的气味,而他自己却全然不知。周瑞仙对这个专心致志看书的孩子非常喜爱,加之刘少奇从小就博闻强记,就送了他一个“刘九书柜”的雅号。这个雅号很快在其家乡——炭子冲一带流传开来。

1906年,刘少奇到离家乡3华里的柘木冲私塾念书。私塾老师朱赞庭很赏识少年刘少奇,以“姜太公钓璜于渭水巧遇文王”的故事之意为其取名为渭璜。1913年7月,刘少奇报考宁乡县城玉潭高等小学堂时,采用此名字。学校张榜公布录取学生名单时,“刘渭璜”的名字被写在榜首。

求学时期改名,表达自己的远大志向

1916年春,刘少奇结束了在玉潭高等小学3年的学习。这几年,发生了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扩大侵略、北洋军阀卖国求荣、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袁世凯称帝等国内外重大事件。在这些关系到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斗争中,全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侵略和国内封建统治的爱国热情和英勇斗争,在刘少奇心中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他开始懂得,要使国家强盛,民族振兴,每个炎黄子孙都有义不容辞的责任。他暗暗下定决心,作为炎黄子孙,要为振兴中华,报效祖国,奉献自己的一生。为了能经常激励自己,他将“渭璜”的名字改为“卫黄”,以表达他誓死保卫炎黄子孙的抱负和决心。他在自己的课本、书籍、笔记本的封面写上“刘卫黄”的名字。他还利用课余时间雕刻了一枚“刘卫黄”的大印章。如今,在刘少奇纪念馆展厅里陈列的刘少奇早年读过的《资治通鉴纲目》和《了凡纲鉴》封面上,就有他写的“刘卫黄”的字样。1916年的寒假,刘少奇用小刀精心雕刻了一个竹笔筒,在上面刻下松鹤图和“卫黄作”。

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激励了青年刘卫黄的革命决心。他认为作为炎黄子孙不能碌碌无为,虚度光阴,而应当少有奇志,于是改名“少奇”,并于1920年起正式使用。从此,刘少奇的名字,就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和建设历史紧密联系在一起。

<< 前一页123后一页 >>

匿名发表 隐藏IP地址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