斩杀周幽王的犬戎为何不入诸侯史册?
2008年11月21日 09:41《百家讲坛》杂志 】 【打印

公元前650年,希腊人开始建城邦,邦主为人民直接拥立,民主的种子开始在人类历史上最早萌芽,引启了西方历史上持续140多年的“霸主时代”。而中国,此时却进入了多元霸主的战国时代。历史总是为强者说话,传统的修史者带有的政治功利色彩,使战国时代的各个诸侯国的出现,皆以“中国”境内为正统,像六盘山下的义渠王朝,虽然具备了跻身当时任何一个显赫诸侯国行列的条件,但因为其不在“中国”的范围内,因此也就被踢出了正统诸侯国的圈子。

当正统王朝的文臣武将们沉醉在黄河流域甚至长江流域的征杀掠夺中时,一个悄然强大的背影从西北黄土高原上站立起来。义渠国王在完成了对周围的小部落、方国的统一后,将扩张的剑锋指向了已经在各诸侯国中有足够实力的秦,双方将试探性的军事摩擦进行了220多年,各自在这种军事摩擦中培育着力量。这220多年,是一代代义渠国王保持高涨自信心的时光,这种自信来自于自身的力量,而且,这种自信心的保持为后来的义渠国以北的各个少数民族扩张树立了楷模。

公元前627年,秦国向东面扩张的梦想因为遭到晋国的毁灭性打击而破灭,转而向西扩张。恰好此时西戎派出的一个叫由余的人来到秦国,被秦国收买后向秦国提供了西戎的地形和军事实力情况,加上秦穆公对西戎王实施了美人计,于是,秦于公元前623年出兵,取得了“开地千里,遂霸西戎”(《史记·秦本纪》)的胜利。这是秦国,也是战国时期诸侯中第一次将军事触角伸向戎地。

公元前430年,人类历史上发生了两次大的战争,历时10年的伯罗奔尼撒战争结束,而历时220年的义渠国和秦国的战争却开始了高潮。西方历史的全面记载,使人们能比较详尽地知道伯罗奔尼撒战争,而中国的权威史料中却只有“义渠国攻秦,军至渭水”寥寥几个字。

此役之后,已跻身于战国群雄并占据了农业和牧业发达地区的秦国被迫退出了渭河下游地区。但这场战争的耗时之久、规模之大、伤亡之重,由于没有历史资料的记载,只能成了一场存在于2400多年前的梦。梦醒的地方,是义渠国从此开始了88年最鼎盛的时期,并和秦国进入了军事对峙。这种鼎盛,也使得秦国时刻不忘以灭义渠为国之重任。

公元前352年,中国大地上仍然战乱频仍,秦国打败了魏国后,乘义渠国发生内乱,出兵义渠国,这个驰骋于夏、商、周、春秋、战国,长达近2000年的王国开始走下坡路了,王国的辉煌也随着秦军的致命一击开始黯淡起来。

经过商鞅变法,秦的国力得到了巩固与提高,再次积聚了向西扩张的力量。公元前331年,义渠国再次发生内乱,秦国派兵进入义渠腹地,乌氏戎国(今甘肃平凉和宁夏固原南部一带)被秦军灭亡,义渠国的重要城郭郁郅(今甘肃庆阳一带)被秦军占领。秦军将占领的两个地方按商鞅在秦国境内设立县、乡、里的行政制度,分别设立了乌氏县和义渠县。乌氏县和义渠县的出现,标志着秦国行政力量开始进入宁夏境内。

义渠戎王虽然臣服于秦国,但一直没放弃复国的愿望,并将这个希望的接力棒传给了年轻的义渠戎王。公元前318年,魏、赵、楚、燕、韩五国结成联盟攻打秦国,秦王为了专心对付来自东边的联军,便对义渠国采取安抚政策,送给年轻的义渠国王“文绣千匹,好女百人”。但义渠国王却乘机发动对秦的袭击,秦人战败。秦国击退五国联军后,立即于公元前314年发动了对义渠国的攻击,占领了整个义渠国的25座城池(《史记·六国年表》),从此义渠国的复兴之梦彻底破灭。

公元前306年,楚、齐、韩三国制定军事联盟,共同对付日益强大的秦国,秦国面临着来自这个军事同盟的显性力量和义渠国的隐性力量东西夹击的形势,秦帝国出现了建国以来最大的危机,此时,秦昭襄王的母亲宣太后上演了中国历史上罕见的一出“床上戏”。

中国   犬戎   周幽王  

匿名发表 隐藏IP地址

   编辑: 梁昌军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