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5年中国民间抵制美货揭秘 源于美国排华
2008年06月04日 17:14先锋国家历史 】 【打印
相关标签: [中美关系]

商品战争 华洋冲撞100年

2005年圣诞节,美国财经记者萨拉·邦乔妮突然发现,自己被无所不在的中国制造的商品包围着,从电视到网球鞋,从圣诞树上的彩灯到地板上的洋娃娃,从DVD到自己脚上穿的袜子……她清点了一下自己收到的圣诞礼物,发现来自中国的占了25件,而非中国制造的则只有14件。如此众多的“中国制造”让她产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尝试过一年没有“中国制造”的生活。

但她很快发现,要在生活中离开“中国制造”,会把自己搞得十分狼狈:一双意大利进口童鞋要68美元,而类似中国鞋只需10美元;跑遍小镇也买不到一盒非“中国制造”的生日蜡烛;如果不选择“中国制造”,孩子的几乎没有玩具……邦乔妮最后得出结论:“没有中国你也可以活下去,但是生活会越来越麻烦,而且代价会越来越大。以后10年我可能都没有勇气再尝试这种日子了。”

邦乔妮也许并不知道,在她开始实验的100年前,她的先辈们早已尝试过一种类似的“实验”,那就是“在十年之内,拒绝任何中国工人”。这项“实验”的发起者是美国国会,而实验的支持者,包括了当时的总统西奥多·罗斯福。中国工人不应该与我们自己的工人竞争,“廉价的劳工也就意味着廉价的公民资格”,这位总统傲慢地说。

那时候,中国劳工显然没有如现在的“中国制造”一样对美国如此重要。普通美国人甚至不会感受到抵制华工带来的任何影响,反而为更多的工作机会而暗自高兴。但美国人依然为此付出了代价。1905年,记者们发回消息称,在中国的数个城市发生了激烈的抵制美货行动。这一次,美国人自己尝到了因“抵制”而引发的抵制滋味。

新英格兰的纺织业主抱怨,中国的抵制将使其一年的损失达2000万美元;美孚石油公司也惊呼,抵制会给美国石油业带来灾难,估计每月的损失可达25000美元;英美烟草公司的销售额下降了50%;美国面粉在中国也失去买主。

这几乎是中国人第一次大规模的运用非暴力的经济行为抵抗外来者。抵货所带来的效果不仅限于经济领域,更重要的,在缺乏其它有效手段的时刻,中国公众的不满情绪通过抵货得到了渲泄。

正因为如此,从1905年开始,中国人开始越来越频繁地动用起“抵货”这个武器:1905年华工问题,1908年查处日本走私船,1915年“二十一条”,1919年“凡尔赛合约”,1925年“五卅惨案”,1931年“九·一八事变”,1932年“一·二八事变”……

凡是类似的历史关节点,每当民族主义情绪高潮,中国大小城市都会爆发猛烈的抵货浪潮。以至于美国记者埃德纳·李·布克早在1931年就称,中国是“抵制活动的老手”。

但正如众多历史研究者所指出的那样,抵货尽管成为中国人一种常用手段,但它从其效果来看,从来没有达到过发起者的初衷。

1905年抵制美货,虽然短暂的限制了美货的消费,但却让日本和德国厂商的市场得到对了扩大,而在抵制结束后,美货销量反而因前段时间的压制而成倍增长。

一份1909至1929年的日本对华出口的统计也表明,日货出口最高额反而发生在抵制日货最激烈的1919年和1925年。这一悖论表明,抵货行为引发的后果远远比公众想象中要复杂的多。

匿名发表 隐藏IP地址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凤凰图片08奥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