羌族碉楼令乾隆头疼不已:抗明御清 千年不倒
2009年04月30日 01:52新世纪周刊 】 【打印已有评论0

骚乱主要起源于明朝建立者朱元璋发起的“湖广填四川”移民运动,当大量外来移民来到本身就资源匮乏的北川地区,冲突变得不可避免,以致羌人的叛乱不断。

有明一代,有关“羌乱”的记载又一次多了起来,只是在这些记载中羌更多的是被称为“番”或者“羌番”,这是对此地羌族、藏族的泛称。直到16世纪中叶,明政府的平乱才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

1546~1547年,明代松潘总兵何卿动用官军37000人,对北川都坝河、白草河与青片河流域的羌寨进行拉网式的扫荡,攻占了北川最有实力的小坝、片口一带的羌寨。此役被称为“走马岭战役”,明军“俘斩九百七十有奇”,“ 毁碉房四千八百”。

1577年,丢骨等寨聚众进犯松潘,北川境内的羌人害怕受到牵连,向县衙声明:各番绝不会窝藏聚众造反者。齐风、村巅、白草、野猪窝等28寨共8494人更表示“愿为编氓”,“变易番姓,从习汉仪”,每年对官府“输纳认粮”。

羌人还接受了如下条件:重大节日和上级官员到任时,要到县衙去朝贺;皇上寿辰,寨子里要树立白色的旗帜表示祝贺;每年缴纳黄蜡供制作蜡烛之用等等。

这些条件并没有多少经济利益,但对中原王朝的政治认同则至关重要。石泉“编氓”仪式六年之后,即1585年,茂州杨柳沟的羌人再叛,北川羌寨与杨柳沟相邻,他们害怕朝廷怀疑其有反叛之心,立即断绝与杨柳番的往来,并愿意每年再多缴纳一些黄蜡和粮食。

《北川县志》中有着这样的记载:“在何都督、王巡抚大创之后,青片、白草碉楼皆空,一望民居皆耕作之土也。” 而何卿更被视为英雄,称“白马将军”,受到当地百姓的普遍祭祀。

“这些都使得白草、青片河流域的非汉土著文化与认同逐渐消失。”台湾学者王明珂这样认为。

这样的变迁在何卿之后继续进行。

1867年,青片乡一户杨姓人家率先废弃了羌族碉楼式的建筑,修建了吊脚楼。这是一种苗族、壮族、布依族、侗族、水族、土家族的建筑形制,来自于康熙时期“湖广填四川”的移民。

新居落成之时,时任知县特意为之题写了“修名之立”四字,以示祝贺。如今,杨姓人家所修的房屋早已残破,依稀只见几间木质结构的平房,即使是在新建之时也不过是平常的建筑。

碉楼的最终毁灭,不是因为自然力量的破坏,亦非中原王朝为防止战争而对其的拆散,最根本的原因是其自身构造的落后,输给了外来的先进文明。

碉楼墙体比较厚,采光效果非常不好,即或是白天里面都要点灯,碉房实际上根本不适合居住。

正因如此,一旦接触外来文化,而且能改善自己的生活环境时,羌人自然而然地会选择接受木结构建筑,这可以让居室的面积更大,让居住的环境可以变得干燥,更光亮。

从这个角度去看,我们就容易理解,当中规院拿出的北川新县城初步规划的城市设计意向效果图中,出现大量仿碉房和碉楼建筑时,为什么很多学者强烈反对。

“碉楼可以视为羌人农耕文明的一种体现,但在步入工业文明时代的今天,羌族也应该对自己的居住环境加以改善。 ”徐平说。

他解释说,碉楼、石碉房本身的确非常不适合人类居住,我们的确需要守护羌人文化、历史,但是不是就意味着必须让羌族人民继续生活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之中呢?变化肯定是需要,关键的问题是我们能否在变与不变之间找到一个合适的契合点。(来源:新世纪周刊)

<< 上一页1234下一页 >>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已有0位凤凰网友参与评论   
 
匿名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作者: 李建安   编辑: 刘嵩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