羌族碉楼令乾隆头疼不已:抗明御清 千年不倒
2009年04月30日 01:52新世纪周刊 】 【打印已有评论0

千年不倒的传奇

从秦汉时由甘、青地区向南迁徙,到唐代被强大的中原王朝与吐蕃王朝夹逼至川西北的岷江上游地带,羌人的祖先们从来没有想到自己为后人选择了一块地质环境极为复杂的栖息地。

这里是中国第一和第二阶梯的分界线,是青藏高原板块与四川盆地板块的对冲地,地下有一条东北方向到西南方向走向的黑色大裂缝,裂缝长约400公里,宽70公里,地质学上称之为龙门山断裂带。

选择了复杂的地质生存环境,就注定要与地震等地质事件为伍。据史料记载早在公元638年2月,松潘南就发生过 5级地震。而后的数百年间,地震依旧频仍。1488年茂县5.5级地震,六寨被毁;1607年,松潘漳腊6级地震;1 713年,茂县叠溪6.5级地震,岷江左岸岐山崩塌,江水断流。

这些关于地震的记载,都只能出现在中原王朝的史书记载中,因为羌族只剩下了语言,他们的文字传说被羊吃掉了。因此,有关地震更多的是留在了人们的记忆之中。

从1900年至2008年5月12日之前的一百多年里,龙门山断裂带发生5级以上的地震就有十几次,这其中发生在松潘境内的6级以上地震4次,茂县境内的6级以上地震5次。

最重大的是1933年的叠溪大地震,震级达到7.5级,茂县21个羌寨全部被埋,13个羌寨房屋全部垮塌,6 865人死亡。震后,堰塞湖崩溃,下游茂县、汶川、都江堰沿江村镇被水冲没,2500余人死于水患。那次大地震,在岷江上游震出一个叠溪大峡谷。

频繁的地震带给这个古老民族的不仅是太多痛苦的记忆,也练就了他们精湛的建筑技艺,在无数次的地震中,碉楼可能损毁,可能被掩埋,可能倾斜,但几乎没有直接垮塌的事情出现。

这铸就了千年羌寨不倒的传奇,碉楼更成为这个民族坚韧与刚强的伟大象征。

羌区有一种独特的职业,就是“墙匠”,砌筑碉楼的工作必须由他们来完成。墙匠在建筑之时不绘图、不吊线,也不搭架支撑,全凭眼力和手工技艺。因此,墙匠需要从小学习,由师傅手把手教会各种技术。

羌族没有文字,但师傅可以通过代代相传的口诀,使学徒逐渐成为一个独立的墙匠,这些口诀会详细说明各种技术问题,比如,多高的墙需要多深的地基,木梁怎么合,墙的转角处怎样结合,等等。

中共中央党校文史部教授徐平介绍说,碉楼能够抗震,可能跟下面的几个原因有关:第一,施工时,先挖地基,一般挖至硬岩,以基岩为基础。第二,墙体全部用毛石砌成,砌筑时石块的大头向外,交接处要采用“品”字形结构。第三,墙体均做收分处理,下半部多于上半部,以降低重心,增加稳定性,形成类似金字塔的坚固结构。

同时,在砌造墙体的过程中,建筑师还要将麦秆、青稞秆和麻秆用刀剁成寸长,按一定比例与黄胶泥搅拌后接缝,使泥石胶合。这种黏合剂不但能起到很好的连接和铺垫作用,也能增强整个砌体的刚度和强度。

碉楼不倒的另一个奥秘,可能是碉楼每个房间的面积大多只有3~4平方米。每一间都结合得非常紧密,甚至连开窗也特别小。这样狭小的空间尽管不适合居住,但可以节省工料,并缩短建筑的工期。

更重要的,节省下来的工料可以充分地用在墙体之上。碉楼的墙体都很厚,不但外墙厚,房间之间的隔墙也很厚,这有效地增强了碉楼的抗震性。川陕总督张广泗在久攻不下大小金川后,曾向乾隆诉苦说,用劈山大炮攻击碉楼,“若击中碉墙腰腹,仍屹立不动,惟击中碉顶,则可去石数块”,里面的人则安然无恙。而且,这本身就是抗震的结构形态。

在史无前例的汶川8.0级地震中,羌区的大部分碉楼仍然只是局部受伤,主体建筑基本没被损坏,又一次延续了它不倒的传奇。与之相呼应的是修建于公元前256年的都江堰水利工程受损很小,据说它的修建者李冰,也是羌族人。

地震无法震毁碉楼,因为它的坚固。战争也没有根本摧毁碉楼,因为它的防御功能。真正带来变化的是外来文化的冲击,尤其是在北川。

当时北川的大部分地区已经纳入中原王朝的管辖范围,当地的人民也都成为了国家的编户齐民,但《明史》中对于白草、青片的“羌番”骚乱仍然多有记载。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已有0位凤凰网友参与评论   
 
匿名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作者: 李建安   编辑: 刘嵩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