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康熙帝统一台湾的战略策略及得失
2008年11月19日 09:36凤凰网历史综合 】 【打印
相关标签: [清朝]

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大量的史书和文献记载了中国人民早期开发台湾的经历。

1661年(清顺治十八年)4 月21月,南明延平郡王郑成功率众进军台湾,至翌年二月驱逐荷兰殖民者,收复了被荷兰人侵占了38年的中国领土台湾。

郑成功收复台湾的历史功绩是不可否认的。但此,以其子孙郑经、郑克爽为首的郑氏集团,将他们统治下的台湾变成同清政府长期对峙的独立王国,反对统一,使祖国大陆与台湾经历了长达22年的分裂时期,为结束分裂局面,消除东南沿海的长期威胁,实现国家的统一和安定,清政府对台湾郑氏集团从政治、军事、经济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战略和策略。

这些战略策略随着两岸形势和关系的变化而不断调整,促使台湾郑氏集团放弃武力顽抗的企图,接受清政府的招抚,最终实现了对台湾的统一。

清政府统一台湾的战略策略凝聚了上自康熙皇帝,下至满汉军政大丞们的群体智慧和不懈努力。经过历史的检验,其中既有成功的经验,也不乏失败的教训,都能给我们提供有益的启迪。

一、和平解决途径的政治策略寻求

寻求政治解决台湾问题的途径,力争通过谈判方式实现统一,是清政府统一台湾的基本策略之一。从康熙元年(1662年)郑成功在台湾逝世,郑经继位,到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清政府统一台湾,清政府就和平统一的问题,与台湾郑氏集团先后进行了10次和谈,前9 次都失败了,最后一次清政府使用了武力手段,大兵压境,以战逼和,使和谈取得成功。

1.清政府与台湾郑氏集团和谈的根本分歧:

在清政府与台湾郑氏集团的一系列和谈中, 尽管有各式各样的讨价还价和利益冲突,但其根本分歧在于是否承认国的统一和领土完整这一原者问题。

“依朝鲜例,称臣纳贡”是郑氏集团在历次和谈中提出的首要条件,也是其和谈的基本立场。朝鲜是中国的邻邦,由于种种原因,尤其是处于国防的考虑,朝鲜要求中国政府给予保护,并向中国政府纳贡,成为中国的藩属国。郑氏集团坚持“依朝鲜例”,就是要清政府承认台湾为中国藩属国的地位,其目的在于将台湾从祖国大家庭中分裂出去。这当然是清政府所不能答应的。康熙皇帝针对郑氏的分裂立场明确指出:“朝鲜系从来所有之外国,郑经乃中国之人。”(《明清史料丁编》第三本P272)表明了坚决反对台湾独立的鲜明态度,也代表了清政府和谈的基本立场。在坚持原则的前提下,康熙皇帝为实现和平统一,也对台湾方面作出了重大让步,同意了郑氏集团“不登岸”的条件,允许起世代留驻台湾,不触动起在台湾的统治地位。

为了达到分裂的目的,郑经还不断宣称台湾不是中国领土,为把台湾从祖国分裂出去制造舆论。在康熙六年(1667)的和谈中,郑经就声称台湾远在海外,“非属(中国)版图之中”(《康熙统一挡案史料选籍》P70 )。在康熙八年(1669年)的和谈中,郑经又强调郑氏占据台湾是“于版图疆域之外,别立乾坤”,又说台湾“远在海外,与版图渺不相涉”(《台湾外志》第十五卷)。郑经的这些言论不但无视台湾自古是中国领土的史实,而且也违背了其父郑成功的意志。郑成功当年率军东征,收复台湾,在给荷兰殖民者头目揆一的信中,义正辞严地指出:“台湾者,早为中国人所经营,中国之领土也。”(汤子炳《台湾史纲》引)由此可见,郑经的言行不仅是对中华民族的背叛,也是对其父辈事业的背叛。

2.台湾郑氏集团坚持分裂立场的原因

①海商集团特有的独立性是其分裂的思想根源和历史根源

台海郑氏集团代表的是海上商业集团的利益。一方面,海商集团为谋取商业利益,积极要求向海外发展;另一方面他们又受到封建中央政府的种种压迫和限制,在长期、复杂的斗争中,形成了一种本能的独立性。

我国封建社会后期,在东南沿海地区由于海上贸易的发展而形成了一种海上商业资本。自明代开始实行的海禁政策使海上商业资本只能在中央政府的禁令的压制下艰难地发展,海商集团就是在禁令的高压下派生出来的海商武装走私集团。官方禁令的压制使其对官府带有与生俱来的对抗心理。到郑经这一代,由于占据了远离大陆的台湾这样一个有利于发展海外贸易的稳固根据地,其民族意识便日渐淡薄,独立意识反日益滋长,因而不思统一,反求分裂。郑经曾说,台湾“东连日本,南蹴吕宋,人民辐辏,商贾流通。王侯之贵,固吾所自有,万世之基已立于不拔”(《康熙统一台湾档案史料选辑》P70 )。这段话比较清楚地反映出郑经的分裂心理。

②台湾经济的发展和逐步自立为其分裂的企图提供了经济基础

郑集团占据台湾后,把沿海数以万记的人民移入台湾从事垦殖,在台湾推行封建土地所有制和先进的生产技术,又实行寓兵于农的屯田制度,与此同时,郑氏集团又与英国、葡萄牙、西班牙、日本、越南、写落暹罗、吕宋等国家和地区建立贸易关系,从中获取大量军需物资和巨额利润。这样就使台湾经济对大陆的依赖性逐步减少,逐步走上自立自强的道路。较为雄厚的经济基础,成为郑氏集团不肯与大陆统一的重要因素之一。郑经在给其舅董班的信中更明确表示,台湾“幅员数千里,粮食数十年,四夷效顺,百货流通,生聚教训,足以自强。又何幕于藩封?何羡于中土(大陆)哉?”(《康熙统一台湾档案史料选辑》P69 )。可见经济上的独立强化了郑氏的分裂意识。

③台湾海峡的阻隔和郑氏集团海上力量的优势使其在军事上有恃无恐

台湾海峡这一天然的军事屏障,使郑氏集团产生了一种安全感。郑氏的水师久经战阵,熟悉海疆情况,有丰富的海战经验。这支部对经过郑氏三代的苦心经营,无论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一度成为中国东南海域无与匹敌的海上力量,即使荷兰舰队都对其畏惧三分。在长年和平对峙的时期里,清军对台湾没有采取任何积极主动的军事行动,这样就使郑氏集团更有恃无恐。

④清军某些前方将领在和谈中的让步促使郑氏的分裂野心不断膨胀

在郑氏集团乘“三藩之乱”进犯大陆东南沿海地区期间,以康亲王书杰为首的清军前方将领多次派人同郑经和谈。一些清军将领为及早结束久拖不决的战事,在和谈中对郑氏讲了些不负责任的话。如在康熙十六年(1677年)七月的和谈中,康亲王向郑经许诺,如果郑军撤出沿海岛屿,退守台湾,就带应郑氏把台湾变为中国藩属国的要求,并与台湾“通商贸易,永无嫌猜”(《台湾外志》卷二十)。康熙十七年(1678年)再次和谈,清军将领赖塔在给郑经的信中竟说,如果郑经肯退守台湾,则“本朝何惜海外一弹丸之地”,郑氏可永远占据台湾,“从此不必登岸,不必剃发,不必易衣冠。称臣纳贡可也。以台湾为箕子之朝鲜,为徐福之日本”(魏源《圣武记》卷八)。

清军前线将领的这些话,不但没有换来和平的局面,反而纵容了郑氏的分裂行为,使其分裂野心更加膨胀。

<< 前一页123456后一页 >>

匿名发表 隐藏IP地址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