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南方谈话的先声:"皇甫平"的"四论改革"
2008年10月14日 13:46人民网 】 【打印
相关标签: [改革开放]

“皇甫平”冲破桎梏的“四论改革”

1991年2月15日,正是农历辛未年正月初一,一篇署名“皇甫平”的《做改革开放的“带头羊”》的评论文章,在《解放日报》头版发表。社论强调“何以解忧,唯有改革”。并指出,中国正处在改革开放新的历史交替点上。“十二年一个轮回。回首往事,上一个羊年——1979年,正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之后开创中国改革新纪元的一年。”“抚今忆昔,历史雄辩地证明,改革开放是强国富民的唯一道路,没有改革就没有中国人民美好的今天和更加美好的明天!”在当时报纸几乎都在集中火力抨击“资产阶级自由化”的情况下,这些话着实让人眼睛一亮。

《做改革开放的“带头羊”》一文虽然不长,但它突破了全国对改革开放欲言又止的压抑,以极大的勇气鲜明地讴歌了改革开放。这篇社论引起了理论界尤其是经济学界的普遍关注。于此同时,“皇甫平”也从人们的广泛关注中,似乎看到了人们的积极响应。于是,3月2日第二篇署名“皇甫平”的评论文章《改革开放要有新思路》又出现在了《解放日报》的第一版。文章一开始就用震撼人心的文字写道:“思想解放要进入新境界,改革开放要开拓新思路,经济建设要开创新局面。”一连三个“新”字,令人耳目一新,发人深思。接着文章又以振聋发聩的语言阐述道: 研究新情况,探索新思路,关键在于要进一步解放思想,而解放思想绝不是一劳永逸的。就以计划与市场的关系而言,有些同志总是习惯于把计划经济等同于社会主义,把市场经济等同于资本主义,认为在市场调节背后必然隐藏着资本主义的幽灵。随着改革的进一步深化,越来越多的同志开始懂得:计划和市场只是资源配置的手段和形式,而不是划分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标志,资本主义有计划,社会主义有市场。这种科学认识的获得,正是我们在社会主义商品经济问题上又一次更大的思想解放。

《改革开放要有新思路》一文还强调:在改革深化、开放扩大的新形势下,我们要防止陷入某种“新的思想僵滞”。我们不能把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和社会主义市场,同资本主义简单地等同起来,一讲市场调节就认为是资本主义;不能把利用外资同自力更生对立起来,在利用外资问题上,谨小慎微,顾虑重重;不能把深化改革同治理整顿对立起来,对有些已经被实践证明是正确的、行之有效的改革,也不坚持和完善,甚至动摇,走回头路;不能把持续稳定发展经济、不急于求成同紧迫感对立起来,工作松懈,可以办的事情也不去办。总之,进一步解放思想是保证我们完成第二步战略目标的必要条件。实践证明,凡是思想解放的地方、部门和单位,工作就打得开新局面,凡是思想不解放的地方、部门和单位,就缺乏生气,工作就很难搞上去。

这篇文章也直接触及了当时争论最激烈的市场经济问题,一针见血地批评了“新的思想僵滞”,并鲜明地提出了90年代改革的新思路在于发展市场经济。

3月22日,人们再次看到《解放日报》上署名“皇甫平”的评论文章——《扩大开放的意识要更强些》。这篇文章最为引人注目的就是“解放思想”四个字。文章从上海对外开放的反复,指出开发浦东、设立保税区、造就“社会主义香港”的尝试,一定要迈开步子,敢于冒风险,做前人没有做过的事情。认为,如果我们仍然囿于“姓社还是姓资”的诘难,那就只能坐失良机,趑趄不前,难以办成大事。并针对开放会不会损害民族工业、会不会使上海变成“冒险家的乐园”等,阐述了邓小平关于“开放不坚决不行”的思想。这篇文章发表后,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争议。

4月12日,当人们仍然在为姓“社”姓“资”各执一词、争论不休时,“皇甫平”再接再厉,在《解放日报》又发表了题为《改革开放需要大批德才兼备的干部》的评论文章。文章立足于解放思想的基点,从任用干部的角度谈了破除思想僵滞的重要性。

从1991年2月15日到4月12日,“皇甫平”在《解放日报》头版相继发表的4篇评论文章,始终围绕解放思想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这个中心,由总而分,相互呼应,反复阐明,一再明示,从而宣传了邓小平最新的改革开放思想,形成了一个鲜明的推进改革的舆论氛围。“皇甫平”文章发表后,在国内外、党内外反响强烈。当时,全国不少省市自治区驻沪办事处人员都接到其领导人电话,要求收集“全部文章”,有的还派出专人到上海了解“发表背景”。

匿名发表 隐藏IP地址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热点图片一热点图片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