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6年国共美三方经葫芦岛遣返百万日侨始末
2008年06月04日 09:03瞭望新闻周刊 】 【打印
相关标签: [抗战]

国共美三方合作遣返日侨

作为“二战”中承受最大民族牺牲的战胜国,中国人民无法忘记日本军国主义的“三光”政策,无法忘记中国富饶的物产被劫掠,无法忘记中国成千上万老百姓死于日寇的屠刀下。但是,中国人民在胜利后没有以暴易暴、以怨报怨,而以最博大的胸怀、最人道的态度开始遣返日侨工作。

东北光复后的第四十四天,即1945年9月29日,中美联合参谋长会议在致中国陆军总司令部的备忘录中,就提到“东北(满洲)日本人遣送计划”。

1946年,经当时的“军调处三人小组”(美国马歇尔、中共周恩来、国民党政府张群)协调决定,除丹东的日本侨民7.5万人由东北民主联军负责经朝鲜遣返、大连的日本侨民27万人由苏军直接遣返之外;在东北地区的其余日本侨民全部集中到葫芦岛港进行遣返。

尽管抗战胜利后,国共两党为控制东北争夺激烈,军事摩擦不断。但是在遣返日侨这件事上,国共双方以大局为重,相互协调,互为方便。当时,共产党控制区内的日侨约有30万人,国民党控制区内的日侨有80万人。双方经协商,决定分批分期有序遣返日侨。当时国民党东北行辕成立了日侨俘管理处,处长和3名副处长均为少将军衔。中国共产党驻沈阳代表饶漱石、伍修权等积极参与了这项工作,东北民主联军司令部遣送日人管理处处长则由李敏然(李立三)出任。

整个遣返日侨的过程是一个强调法制和秩序的过程,是自始至终充满人道主义的善举。在当时制定的计划中,反复强调“为便利日侨和减少途中困难,以保全家老小一同遣送为准则。”“保证日人自所在地出发,至葫芦岛登船,沿途不受到强奸、掠夺、侵犯、抢劫、勒索、恐吓或其它任何不法举动,其生命财产不受到侵犯。”

在那个物质极度匮乏的岁月,中国政府仍拨出了大批粮食、燃料、药品和13441节火车皮,以供遣返之需。据《东北行辕日侨俘管理处经费移交对照册》记载,仅1946年5月至8月,遣返经费开支就达14711.9218万元(东北流通券),其中仅日本侨民伙食费就支出了1.2亿多元(东北流通券)。中共控制区的吉林省政府主席周保中也签署命令,要求对遣返日侨中无力购粮者“可按旅程日数发给每人每天一斤半粮食、十五元菜金。”许多善良的中国人给日侨中的小孩老人腾出热炕,端水送饭。有一次,葫芦岛的日侨转运所爆发霍乱,致使数以万计的日侨滞留沈阳,薪材出现短缺。中方立即从抚顺紧急调运燃煤500吨。为了保证日侨俘及时治病,在葫芦岛还专门设立了有外科、肠道科和妇产科的医院,并保证了足够多的床位。为了便于日侨了解遣返政策和进程,中方甚至还办了一份日文的《东北导报》,前后共出版了498期。

这一切都表现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实行人道主义的博大胸怀。日本人自己编写的《满洲国史》也承认,战争结束后并没有发生“对日本人进行民族报复的事情,倒是各地的中国人同情日本人的悲惨处境,救济危难,庇护安全,或者主动给以生活上帮助的事例层出不穷。”

匿名发表 隐藏IP地址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凤凰图片08奥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