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6年国共美三方经葫芦岛遣返百万日侨始末
2008年06月04日 09:03瞭望新闻周刊 】 【打印
相关标签: [抗战]

59年前的1946年5月7日,一个普通的星期二,二战后最大的侨民遣返行动在中国东北拉开帷幕。

湛蓝的海水轻轻拍打着辽东湾的海岸,简陋的葫芦岛港码头上,2489名日本侨民正通过又陡又窄的舷梯登上两艘轮船。汽笛响起,不少拖儿带女、衣衫褴褛的日本人,特别是日本女人激动地流下了热泪:因为他们这些“战后弃民”终于踏上了回家之路,因为他们难忘中国人民以德报怨的人道主义精神。

从这一天到1946年12月25日,在232天的时间里,经葫芦岛港遣返的日本侨俘共158批,总计1017549人(含日本俘虏16607人)。平均算下来,每三天就要走两批,一批6400多人。而最多的一天(9月4日)连发4船,遣返了15908人。在全球遣返侨民的历史上,从一个港口送走如此之多的人员,称得上史无前例。

由于诸多原因,这段经历几乎被尘封了半个多世纪。《瞭望新闻周刊》记者通过深入采访,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的日子里,将其揭秘,以飨读者。

从“人上人”到“难民”

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中国东北14年,从国内移民到中国东北的人数高达160多万人。当时,东北各大中城市风景优美的地区,多半划为日本人的住宅区。在广大农村,日本移民“满洲开拓团”也享有特殊待遇:日本政府不但予以较多补贴,每户还给耕地、草场各10町步(1町步约合1公顷),而这些耕地草场原本是中国农民的。在“太阳旗”的庇护下,许多日本侨民自视高中国人一等,专横跋扈,为所欲为,给中国老百姓带来巨大的伤害。

眼看着战局日益吃紧,在东北的日本高官家属和富有的侨民十几万人如鸟兽散先行撤离。而天皇投降诏书一下,东北的百万日侨瞬间便成了“难民”。更让这些日本侨民心寒的是,日本政府采取“弃民”政策,使他们陷入了极度困难的境地。当时,许多日本侨民从四面八方涌向哈尔滨、长春、沈阳等大城市,不少人不敢走大道,在深山老林和荒郊旷野昼伏夜行。数以万计的妇女儿童流离失所。据日本编纂的《满洲国史》记载,仅在战败后溃逃过程中自杀、饿死、病殁的日本人就达到174022人,其中“开拓团”的团民死亡了78500人。侥幸活下来的日侨,绝大多数汇集到难民收容所中,苦苦地等待回国。

从葫芦岛遣返回国的平吉子与菊地荣是亲姐妹。据她们回忆,苏联红军出兵东北的消息传来,她们全家就从北满仓惶逃离。当时,他们扔下家里的牛、马,只背了一些干粮,父亲还背了一支猎枪和一张渔网,怕万一路上找不到吃的捕条鱼打个兔子好充饥。到了绥化,全家听说日本已无条件投降,便在飞机场的仓库苦候了一个月。这中间,父亲因患斑疹伤寒而死,9岁的妹妹死于营养失调,22岁的姐姐因腹膜炎病故。

《朝日新闻》资深记者安藤信一,兄弟姐妹7人都出生在中国。日本战败后,全家穷困潦倒,哥哥抑郁而死。遣返登船前夕,患病的弟弟突然病情加重,父母只好让5个孩子先走。一个月后父母回国,但小弟弟却病殁在葫芦岛。忧郁过度的父母回国不到一年也双双身亡。

当时在哈尔滨日本难民联络会工作的村井光雄先生回忆说:1945年10月以后,桃山小学难民收容所每天约有30人死于饥饿、寒冷和斑疹伤寒,男女老少的尸体都堆放在学校操场上,直到第二年5月,才用马车将这些尸体运送到公共墓地安葬。这些人成为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战争的殉葬品。

<< 前一页123后一页 >>

匿名发表 隐藏IP地址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凤凰图片08奥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