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一波:真情不薄
2007年01月16日 21:13 】 【打印共有评论0
相关标签: [薄一波]

特别揪心的是,家里当年欠一屁股债的时候,父母狠心地溺死了刚出生不久的孩子。

● 身边的警卫员回眸相处的时光,新华社记者细诉其慈祥与平易,部长儿子难忘教诲。

● 退出政坛后,很少露脸,然而晚年薄一波精神矍铄,思维清晰,魂牵梦绕革命老区。

薄一波档案盘点:

薄一波,原名薄书存,中共元老,山西新军创建人。1908年2月,出生于山西定襄。解放前,曾任太岳纵队兼太岳军区政委,中共太岳区委书记,晋冀鲁豫中央局副书记、军区副政委,中共中央华北局第一书记、华北军区政委等职;建国后,曾任中央财经委员会副主任、财经部长、国家经济委员会主任、国务院副总理等职。系七届中央委员、八届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并出任过中央顾问委员会常委、副主任。

薄一波于1925年秋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12月转为中国共产党员,至今已为党奋斗了80年,是党的七大选出的中央委员中惟一健在的一位,也是党的八届一中全会选出的政治局成员中惟一健在的一位,堪称现今党内资深元老。晚年薄一波身体安康、思维清晰,既难忘昔日烽火连天的岁月,也仍在关注中国的现代化建设与改革开放事业,真情依旧。

“穷得丁当响”之时义无反顾跟党走

薄一波至今还记得自己4岁那年的一个晚上,母亲闹肚子痛,额头上的汗珠直往下流。吓坏了的薄一波当即赶到父亲所开办的纸坊,告诉父亲。“父亲二话没说,抱着我就往回赶。回到家里,他忙碌了一阵子,传出了婴儿响亮的哭声,是弟弟出世了。”

家里添丁进口,本是大喜事。然而,薄家尽管在与人合伙开纸坊,但由于多种原因反而欠人家一屁股的债。拿什么来养活这个孩子?薄一波的父母相对无言,默默垂泪。在无限悲苦中,他们狠心地把出生不久的孩子溺死了。回忆起这些,薄一波特别地揪心。

童年的薄一波比较活泼好动,调皮可爱。闲暇时,他们经常自发组织摔跤比赛,比赛时个头高大的薄一波赢多负少,也因此得到一批小朋友的拥戴,成了村里的孩子头。有时候,同伴的孩子中有了争执、纠纷,就爱找薄一波评评理。

尽管家里贫困,父亲还是努力送薄一波上学念书,不论人家怎么说“想儿子做官”、“穷得丁当响还念什么书”之类的风凉话,他没动摇过送子读书的想法。

薄一波在太原上学期间,常向《山西日报》、《并州日报》投些稿子,写的多是讲些学生的在校活动,没有多少政治内容。《山西日报》发表后当时不发稿费,只寄一份报纸,平时寄到学校里,假期就寄到薄一波的老家。村里从来没人订报,突然看到经常有《山西日报》寄来,议论就多了。有人说,一定是书存(薄一波乳名)入了混(共)产党,不看报不行。薄一波的表兄一听就急了,特地找到薄一波的父亲说:“舅舅,咱的日子如今也过得不错了,书存怎么还想加入混(共)产党?现在还有口饭吃,混(共)了产以后吃什么?”薄一波的父亲听了苦笑着说:“穷人不找混(共)产党找谁?你别多管闲事!”

晚年薄一波这样感慨:“那时我父亲并不知道共产党是怎么回事,但他相信自己的儿子,知道儿子读了书,懂了道理,不会走错路。”没想到的是,薄一波后来渐渐模糊地认定马克思列宁主义能够救中国,要救中国就必须跟着共产党走。

1925年5月初,太原发生反房税运动,薄一波与同学一起积极参加学生运动,支持抗税。随后,“五卅运动”爆发,薄一波义愤填膺,起草传单,号召同学和市民声援上海工人。运动中,激起了薄一波强烈的反帝国爱国思想,进一步看清了中国的出路,那就是要跟着共产党走,团结民众,同帝国主义和军阀作坚决地斗争。

不久,薄一波被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并担任山西省立国民师范党支部书记。从此,薄一波义无反顾地走上了革命道路。

 

<< 上一页1234下一页 >>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