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纪IPO的中国热度
2006年10月30日 16:58第一财经日报

2006年中国金融市场有两条主脉,一为大型国有商业银行“再造”上市;一为内地资本市场的涅盘“新生”。这两条主脉于今年7月5日中行上市时初次相逢,并且注定,还将以一种更为浓墨重彩的方式再次汇聚。这次“重聚”具有太多的指标意义和现实价值,以至于可以被理解为是“大半个句号”,同时也是一个新时代的开启。

两条主脉的汇聚发生在今天。在上海证券交易所和香港联合交易所先后相隔30分钟鸣响的锣声中,全球关注的工行世纪IPO,及其所承载的巨大意义,被嵌入了一个历史的定格。

工行上市之于中国内地市场的价值是不言而喻的。尽管在这个“世纪IPO”中,内地市场的发行规模不足香港市场的一半。在股权分置改革启动将满18个月之时(仅差2日),这项中国资本市场上的最重大变迁可谓已接近尾声,尽管付出了巨大代价,这项改革可谓已大功告成。在重启IPO、迅速构筑起全流通市场新秩序的多重框架后,将健康的公司“血肉”注入新的市场“骨骼”,将是内地市场生命力的核心所在。继中行之后,又一个具有良好盈利预期和稳健特质的巨型银行股登陆,无疑是内地市场奠定蓝筹地基和价值投资文化的重要来源。

这还仅仅是事情的表面。从工行A+H方案的提出到最终今日上市落定,在工行案例背后,无论是方案设计的创新、两地监管协调,还是时机、定价和路演的安排,这一切所折射的,其实是中国内地资本市场整体复杂度(Sophistication)和水平的跃升,“绿鞋”机制在内地市场的引入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换言之,中国内地市场正在向国际水准看齐。这是2006中国金融的资本市场涅盘“新生”主脉。

从大型国有商业银行“再造”上市的另一条金融主脉看,也不难理解工行上市之于中国银行业改革的全部意味。长期跟踪中国金融的人士一定能够体会,数年间针对中国银行业的“国际主流态度”发生了怎样戏剧性的逆转——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一直到21世纪的最初几年,由于堆积了巨额不良资产、内控松散、盈利能力低下,中国银行业尤其是大型国有商业银行,一直被认为是中国危机的“引爆器”。而今天,全球范围内对工行IPO的关注和对工行股票的热烈追捧,已经被不少基金经理戏称为“缺乏理性”。

其实,戏剧性转变背后的痛苦“裂变”历时久远。对银行业的重整改革始于上世纪90年代末期,从发行特种国债补充资本金、成立四大AMC转移不良资产,到外汇注资、引进战略投资者,建行、中行、工行循着总体类似的路径一路前行,外部力量的注入和内部机体的嬗变终得以良性循环。此中的痛苦和压力可想而知,尤其当“贱卖论”和“金融开放是否过度”的争议一度甚嚣尘上时,改革设计者和实施者面临了巨大的压力。如果不是以胆识和智慧,循着股份制改造——引进战略投资者——上市的三步曲坚定前行,很难设想有今日之局面。

由于相较于中行、建行更为庞大的“体形”和市场占有率,也是由于在“三大”的疾行改革后,农行改革普遍被认为将缓慢而行,因此,我们将工行今日的上市解读为国有商业银行改革的“大半个句号”。此为2006金融汇聚的第二条脉络。

从市场的情况看,两条金融主脉汇聚于今日的工行上市,折射出的还有被国际投资者乐观看好的“中国热度”。今天工行上市成为全球有史最大IPO,被超越的纪录是1998年的日本电信公司DoCoMo。历史的比较给人启发,此中暗喻的恰是“IT热”到“中国热”的演变。当下,无论是在华尔街还是实业界,中国已经成为一个炙手可热的语汇。就金融改革的语境而言,由于国有银行改革的推进,银行业风险减弱,成长和盈利机会增加;由于股权分置改革打通了定价和市场的阻滞,内地资本市场的健康成长可期;此外,随着股指期货等衍生品的即将推出,中国内地资本市场的边界将大为扩展,“中国热度”显然有其物质基础。

然而,冷静的人们也看到了隐忧。尽管基金经理们出于资源配置考虑,一定会持有工行股票,但对于其风险、内控机制和盈利能力,并非没有担忧。银行上市不是目的,上市后如何在公司治理和盈利能力等方面实现新的突破,并避免不良资产再次抬头,这依旧是摆在三大上市银行面前的难题,此外,农行改革如何设计和推进也不容拖延。另一方面,尽管新的市场架构已然奠定,但中国内地市场如何在全球竞争中培育吸引力和竞争力,如何降低管制,继续提高市场化程度,也是待解的难题。“大半个句号”之后,改革其实尚未结束,在工行的世纪IPO之后,我们依旧在路上。

 



   编辑: liaosm


>> 发表评论

如果您还不是凤凰会员,欢迎 注册

  • 用户:

    匿名发表

    隐藏IP地址

  • 添加TAG:

    (*添加多个TAG用逗号隔开)

  • * 您要为您发言论的后果负责,故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
  • * 以上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凤凰网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