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哪位开国元帅从没拿过元帅级别的工资?


来源:党史纵览

自从1955年人民军队实行军衔制以来,作为开国元帅,他从来没有拿过元帅级别的工资。这件事直到他逝世后孩子们才知道。

朱德坐的旧沙发较矮,他年岁大了,坐下去再站起来就很吃力,便请工作人员用四根木头把沙发腿接了一截,坚持不让买新的。他用的澡盆有些高,组织上考虑他年纪大了,上下不方便,多次提出要修理,都被他拒绝了。他说:“国家用钱的地方很多,我这已经是很好的了,再修又要浪费国家的钱。”直到1976年6月,机关趁他住院的机会,派人修理了澡盆。但没有想到的是,他却一病不起,再也没有回来用上一次。

1963年12月26日,朱德给女儿朱敏题词:“勤俭建国,勤俭持家,勤俭办一切事业,做一个又红又专的接班人。”

勤俭持家表现为勤劳生产、厉行节约、有计划地安排开支三方面。朱德以身作则,在孙辈们很小的时候,他就带领他们一起耕耘劳作,把镢头、铁锹、锄头等工具发到每个人的手上,手把手地教他们松土、种菜,教育孩子们体验劳动,教育他们要自食其力,培养对劳动人民的感情。朱德严格控制家庭日常开销,从不允许孩子们乱花钱。孙子们添置必要的衣服和用具都要征得同意,并一一记账,制定一个开支表。每月伙食费、水电费、书报费、衣物费等项目都要记得非常细致清楚,朱德还要亲自检查这些开支。

朱德常说:“粗茶淡饭,吃饱就行了;衣服干干净净,穿暖就行了。不然就不能到工农中去了。”“干部子女往往自以为比别人优越,这是十分要不得的”。朱德的一日三餐十分简单,主要以素菜为主,有时只吃自己做的泡菜。他的厨师邓林曾经回忆说:“说起来可能有些人不相信,多年来我给老总做的每顿饭都是一小碗米饭,三小盘菜,一个汤。三小盘菜中,一盘是带点鱼和肉的荤菜,其余两盘都是普通的素菜,汤是普通的鸡蛋汤或青菜汤,吃饭更简单一些,天天如此,从来没有超过这个标准。”“平时在家里吃特灶的只是老总,康大姐都是在普通食堂吃饭,逢星期天或节假日,孩子们回来,人多了,饭也都是我来做,每顿饭吃的也都是普通的家常便饭。老总最反对的就是铺张浪费,摆谱显阔气。”

朱德留给自己的亲属和后代的,不是物质上的享受,而是艰苦朴素、勤俭持家的家风。

“爹娘面前能尽孝,一孝就是好儿男”

朱德深愛自己的母亲及家乡父老。朱德的父亲叫朱世林,一辈子都在田地里耕作。他的母亲姓钟,很和蔼贤惠。1938年,四川闹旱灾,赤地千里,哀鸿遍野。有几名老乡翻越巴山,跨过蜀水,到延安投奔革命,同时也带来了四川的灾讯。朱德听后十分想念自己年迈的老母。当时根据地多次遭日军“扫荡”,加上国民党封锁,八路军供给非常困难。朱德和普通战士一样艰苦,一个月只有几斤小米的津贴,军服的膝盖、袖口、肩上,补丁叠补丁,春夏秋冬只有一顶帽子。朱德没有麻烦党组织,他从山西洪洞县给四川南充的一位中学同学写信谈到:“仪陇连年大旱,乡友四外逃荒,我们在抗日根据地经济也十分困难。我虽身居要职,但津贴微薄,节约下来资助了前线战士,没钱接济家境。你如手头宽裕,请暂借些钱,寄我家中。现在我没有,是无法奉还的,将来有没有也难说。打败敌人,胜利后,那时有了,一定奉还。”这位同学接信后,感慨万千,回复说:“玉阶(朱德的字)为国出力,为人民献身,千钩重负,我们挨饿也得保证他亲属的生计。”当即筹措几百元,设法送到了朱德的家里。国共合作后,开始互相通邮,尽管邮政不便,朱德仍会每半年便写信询问家中情形。

1944年,朱德得知母亲去世的消息时,心情十分悲痛,写下了《回忆我的母亲》一文,文中一开头就写道:“我爱我母亲,特别是她勤劳一生,很多事情是值得我永远回忆的。”在文章中,他深刻地写出了一个劳动者的母亲的崇高形象:

“母亲是个好劳力,从我能记忆时起,总是天不亮就起床。全家二十多口人,妇女们轮班煮饭,轮到就煮一年。母亲把饭煮了,还要种田、种菜、喂猪、养蚕、纺棉花。因为她身体高大结实,还能挑水挑粪。

“母亲在家庭里极能任劳任怨。她性格和蔼,没有打骂过我们,也没有同任何人吵过架,因此,虽然在这样的大家庭里,长幼、伯叔、妯娌相处都很和睦。母亲同情贫苦的人——这是朴素的阶级意识,虽然自己不富裕,还周济和照顾比自己更穷的亲戚。她自己是很节省的。父亲有时吸点旱烟,喝点酒,母亲管束着我们,不允许我们染上一点。母亲那种勤劳俭朴的习惯,母亲那种宽厚仁慈的态度,至今还在我心中留有深刻的印象。”

“我应该感谢母亲,她教给我与困难作斗争的经验。我在家庭中已经饱尝艰苦,这使我三十多年的军事生活和革命生活中再没有感到过困难,没被困难吓倒。母亲又给我一个强健的身体,一个勤劳的习惯,使我从来没感到过劳累。”

“我应该感谢母亲,她教给我生产的知识和革命的意志,鼓励我以后走上革命的道路。在这条路上,我一天比一天更加认识:只有这种知识,这种意志,才是世界上最可宝贵的财产。”

从此文章中,可以看出母亲对朱德一生的影响。正是这种影响,造就了朱德孝亲敬老的优良家风。朱德也用自己的行动,默默地影响和鞭策着身边的亲人,他那大公无私、清正廉洁,艰苦朴素、勤俭持家,孝亲敬老的优良家风,为世人所称颂。

[责任编辑:马钟鸰 PN018]

责任编辑:马钟鸰 PN018

  • 好文
  • 钦佩
  • 喜欢
  • 泪奔
  • 可爱
  • 思考

凤凰历史官方微信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