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寻大月氏遗迹重走丝路:古代游牧族真“居无定所”?


来源:人民网

陈洪海说:“通过在东天山地区长达十几年的考古工作,考古学家们认为以前学界对古代游牧民族‘居无定所’等认识是不全面的。聚落遗址和大型墓地的发掘,让我们更加深入了解草原游牧文化成为可能。同时,新材料、新技术的涌现有助于我们把握住大月氏的线索。”

2015年9月至11月,西北大学和乌兹别克斯坦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合作,对乌兹别克斯坦撒马尔罕州境内萨扎干遗址进行了近3个月的考古发掘,共发掘了5座中小型墓葬、1座超大型墓葬和1座早期游牧民的石围居住遗迹和1处中世纪墓园,出土一批陶器、铜器、铁器、石器、骨器、玻璃器、漆器残片等珍贵文物。根据这批墓葬和居住遗迹出土遗物判断,除了中世纪墓园之外,其余的遗迹年代均集中在公元前200年至公元元年前后,并且和早期游牧民族文化密切相关。

今年6月以来,中乌考古队开始对其中的一座超大型墓葬进行发掘,目前已经清理到了椁室。如此规模的墓葬发掘在乌方考古史上前所未有。六、七月的撒马尔罕,室外温度高达40摄氏度,两国考古队员顶着炎炎烈日,在直径达40米,土方超过500立方米的大型墓葬中发掘。

在合作过程中,中方考古队员毫无保留地向乌方人员介绍了他们的专业技术及经验,还教会了乌方队员使用洛阳铲。考古队员们对发掘过的遗址进行回填保护的负责做法和态度,也收获了乌方队员和当地群众的一致好评。

“此次发掘所出土的文物,无疑将为研究撒马尔罕地区古代的游牧文化提供宝贵的实物资料。在古墓发掘完成后,我们还希望在原址建立一座博物馆展览出土文物,以开发当地旅游业,促进经济发展。”王建新说,“最终,我们想通过中国境内的工作和在中亚的工作获取的资料,进行系统的对比和互证,把系统的证据拿到全世界面前,解决大月氏去向这个国际学术界的重大问题。”

古代游牧民族并非居无定所

作为草原游牧文化代表之一,大月氏早已消失在茫茫的历史长河中。但可以肯定的是,没有他们就没有张骞后来“凿空西域”开通丝绸之路的壮举。由于历史记载有限,考古学家们只能通过少量的史料和大量实地勘察,一步步揭开大月氏的神秘面纱。

目前,中乌联合考古队所在的乌兹别克斯坦东南部城市撒马尔罕是古代丝绸之路上的一座历史名城。据考证,当年从史书中消失的大月氏,所统治的区域正是在撒马尔罕以南等地区。

目前正在乌兹别克斯坦主持联合考古工作的王建新表示,经过对考古发现和相关文献的分析,考古队已经基本梳理清楚了大月氏与稍晚的贵霜帝国之间的关系,并对一些传统观点提出了挑战。

据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陈洪海院长介绍,早在1938年,西北联大考古队就对张骞墓进行过发掘。这个考古队就是现在西北大学考古学科的前身。

王建新介绍,陕西、甘肃、青海、新疆四省区一直是西北大学考古学科长期关注的地区,草原游牧文化则是考古学家们关注的重点。

陈洪海说:“通过在东天山地区长达十几年的考古工作,考古学家们认为以前学界对古代游牧民族‘居无定所’等认识是不全面的。聚落遗址和大型墓地的发掘,让我们更加深入了解草原游牧文化成为可能。同时,新材料、新技术的涌现有助于我们把握住大月氏的线索。”(《光明日报》2016年08月25日05版)

[责任编辑:马钟鸰 PN018]

责任编辑:马钟鸰 PN018

  • 好文
  • 钦佩
  • 喜欢
  • 泪奔
  • 可爱
  • 思考

凤凰历史官方微信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