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岸英参加土改工作期间曾为何事两行热泪扑簌而下
2017年05月26日 09:21:07
来源:人民网 作者:苑美华
一次,毛岸英因感冒发高烧,张大娘将他让到自己的热炕上,并烧了一碗红糖姜汤端到他面前,说:“孩子,喝了吧!出出汗,病就会好的。”毛岸英接过汤碗,咕咚咕咚喝下,两行热泪不由得扑簌而下……
一天,毛岸英开会回来,房东张大娘正在炕上纺线。张大娘一手摇着纺车,一手牵着白色的长线,纺得是那样自然好看。出于好奇,毛岸英对张大娘说:“大娘,我能试试吗?”张大娘爽快地说:“行啊。”说着便站起身来,“上来试试吧!”毛岸英盘腿坐在炕上,张大娘便手把手地教他纺线。毛岸英学得是那样认真,那样专注。突然,“咔嚓”一声,纺线的锭杆一断两截。毛岸英非常抱歉地说:“大娘,实在对不起,耽误您纺线啦!”这时,正巧没有备用的锭杆。张大娘说:“坏了咱就买新的。你在家等着,我去买。”毛岸英说:“我去吧。”说着,他就下了炕,不大会儿,就从外面买回了三根锭杆。
毛岸英作为中央派到地方的工作人员,总是按普通一兵的标准要求自己,从不表露自己的特殊身份,也不以此接受地方上对他的照顾。他留学苏联多年,俄语说得很流利,但在工作队始终没说一句。每逢吃饭,他总是到勤杂人员桌上去吃。有一次十几个队员吃饭,因他给一些队员讲解问题,其他人吃饱饭,他刚吃了一半,盆中只剩菜水了,但他毫不在意。他一手拿窝头,一手端菜盆,喝着余下的菜水吃了一顿饭。事后大家赞叹道:“小杨丝毫没架子。”
在房东家,岸英有空就挑水、扫院子、喂猪等,从不叫苦叫累。房东张大娘待他亲如儿女,没几天就不叫他“杨同志”而喊他“孩子”了。
一次,毛岸英因感冒发高烧,张大娘将他让到自己的热炕上,并烧了一碗红糖姜汤端到他面前,说:“孩子,喝了吧!出出汗,病就会好的。”毛岸英接过汤碗,咕咚咕咚喝下,两行热泪不由得扑簌而下……
离张家集不远有个史家围子村,那时华东军区剧团正在这里巡回演出,乡亲们从没见过这么高水平的戏,演过《三打祝家庄》后,都希望能再加演一次。于是大家找到“杨同志”,“杨同志”把这个情况马上反映给剧团领导和区政府,经同意又让周围村的乡亲们看了一场精彩的京剧。
当地乡亲搞副业发展生产,想生豆芽没有绿豆,区粮站有但不随便卖,老乡们又找“杨同志”。“杨同志”就写了一张反映建议的条子,盖上印章,天没黑就把绿豆拉了回来。老乡们说:“杨同志肯为百姓们办事。”
四
1948年4月22日,解放军胜利收复延安。根据中央电令,毛岸英于5月初随中央土改团回到中央所在地。不久,张家集村的人们便知“杨同志”就是毛主席的儿子毛岸英了。
时年农历8月15日,正当家家户户欢度中秋之时,“毛主席的儿子来信了”,一声大喊,引得众多乡亲涌到街上。只见老村长张会山手里举着一封信,人们涌着他来到房东张大娘家。打开信封,从里面拿出来一张黑白照片,这照片正是乡亲们所熟悉的“杨同志”。大家围在一起,仔细端详,“杨同志”简直就是瘦了一圈的毛主席。信中写道:
张大爷、张大娘:
二老好!
离别二老,倏忽数月,天各一方,万分想念。远隔天河,情怀衷肠。二老待我,胜似儿女,恩德之重,铭刻肺腑!一路平安来到河北平山县西柏坡村,暂分中宣部工作,一切均好,万望放心。我已要求到部队去锻炼,目前只待组织决定。请代问张会山二老好!乡亲们好!
敬祝全家安好!
杨永富(毛岸英)1948年8月19日众人听后,感叹不已,而张大娘此时已泪中带笑,百感交集。
五
毛岸英虽在阳信只工作了半年,但他了解了基层,了解了农村,了解了国情,同时也与阳信的一些干部群众,包括房东张大娘一家结下了深厚的情谊。他虽是毛主席的儿子,但他更像一个年轻而普通的士兵。他待人诚挚,生活俭朴,工作认真,严于律己的良好品质与作风,给阳信人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1977年春天,山东省人民政府决定将张家集村中毛岸英住过的三间土房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并定为“张家集土改纪念堂”。当年,毛岸英用过的一张方桌和两把木椅由县博物馆收藏。
[责任编辑:马钟鸰 PN018]
责任编辑:马钟鸰 PN018
- 好文
- 钦佩
- 喜欢
- 泪奔
- 可爱
- 思考
凤凰历史官方微信
视频
-
李咏珍贵私人照曝光:24岁结婚照甜蜜青涩
播放数:145391
-
金庸去世享年94岁,三版“小龙女”李若彤刘亦菲陈妍希悼念
播放数:3277
-
章泽天棒球写真旧照曝光 穿清华校服肤白貌美嫩出水
播放数:143449
-
老年痴呆男子走失10天 在离家1公里工地与工人同住
播放数:165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