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蒋介石用何种方式最终消灭各地方军阀实现“统一”


来源:澎湃新闻网

各地的军阀接到蒋介石的电报,蒋当面跟他们说:“您对国家有贡献,这是给您的勋章!”然后就让他们退役,回家养老了。他以这样的方式,消灭了地方军阀。我常常开玩笑说,国民党败退到台湾后终于“统一”了。

核心提示:撤退到台湾后,地方部队番号全部被撤销,只留下中央军蒋介石的嫡系部队。地方部队的士兵、军官都分散到各嫡系部队里,重新整编、受训,所以地方部队全部都没有了。各地的军阀接到蒋介石的电报,蒋当面跟他们说:“您对国家有贡献,这是给您的勋章!”然后就让他们退役,回家养老了。他以这样的方式,消灭了地方军阀。我常常开玩笑说,国民党败退到台湾后终于“统一”了。

蒋介石 资料图

本文摘自:澎湃新闻网,作者:钟源,原题:松田康博:蒋介石与“反攻大陆”,节选

澎湃新闻:蒋介石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计划“反攻大陆”的?您提到的蒋介石在三大战役中面临死守与撤退的“二律背反”是怎样的情形?

松田康博:蒋介石是军人,一辈子都在打仗,进攻顺利的话就打下去,如果不顺利就选择撤退的地方。他在中日战争开始之前,就对中国的西南部、西北部进行过调查,研究跟日本打仗可以撤退到哪里。他认为四川不错,但当时四川的地方势力太强;他还调查过银川,觉得可以撤退到西北,来跟日本打持久战。后来因为红军长征经过四川,四川的地方势力开始跟当时的“中央政府”联合,于是重庆就变成了他后来撤退的地点。

选择撤退地点是一名军人必备的技术,当战争处于劣势的时候,一定要留一条活路,重整部队再进行反攻,他一辈子都在做这个。所以在跟共产党打仗的时候,他也会考虑到,我下一步撤退到什么地方,然后再进行反攻。

有人认为,辽沈战役(1948年9月到11月)结束的时候,共产党就看到了希望,消灭了那么多蒋介石的军队,还有很多变成了“我军”。我们都知道后来发生了什么,但是当时谁赢谁输还不清楚。辽沈战役中,蒋介石把装备最好的部队送到东北去,结果失败了,他在日记里面写道:“主力全军覆灭,共计被匪清灭者实有三十二个师之众,实为平生以来最大之失败,亦为余最大之耻辱。”(蒋介石日记,1948.10.30后之上星期反省录)其实蒋介石“最大的耻辱”太多,这只是其中之一,不过这次对他的打击实在是太大。那么庞大的国民党部队被消灭得干干净净,共产党士气旺盛,这时候国民党就开始动摇。

接下来的淮海战役和平津战役很重要。这个时候蒋介石就开始部署,失败以后要到哪里去。但这是一个“二律背反”:如果死守大陆,就错过撤退时机,他要把整个部队都撤退过去,而不是他和他的随从飞到台北,要不然就没有办法实现反攻了;但是如果太早放弃大陆准备撤退的话,军队就会士气崩溃,很多人都会投靠共产党,那么也无法顺利撤退。蒋介石一定要跟士兵们说“我们要死守大陆”,与此同时开始准备撤退到台湾,这是一个很艰难的事情。

蒋介石常常跑到全国各地去督战,告诉将士们“要死守”。淮海战役的时候,他几乎天天失眠,此时正值共产党士气旺盛,而且拿到了非常正确的军事情报,把蒋介石的近卫军都消灭掉了。1948年11月7日,蒋介石在日记里写道:“终日在苦闷沉闷耻辱中过去时考虑最后斗争之空间与时间。”到底撤退到什么地方?中国的地理大家都知道,如果在中原地区作战失败,那么就很难保住南方的都市。“若不放弃既有基业重起炉灶,则难期有成也”。(蒋介石日记1948.11.23)就是说如果不放弃现有的南京、上海,那是很难守住的。最后他写道:“非舍弃现有基业另选择单纯环境,缩小范围,根本改造另起炉灶不为功。故现居之成败不以为意矣。”(蒋介石日记1948.11.24)他在公开场合一直说要死守,但是在日记里却这样写,我相信这是他内心的话。

1948年12月,他以“总统”的身份任命陈诚为台湾省主席。1949年1月,蒋介石下野,这是他第三次下野。下野后他在幕后扯当权者的后腿,来证明他不在中华民国就不行——每次他都以这种方式来回归执政。空军的撤退计划早在1948年5月就有了,实际上撤退到台湾是1948年11月到1949年前半年,所以空军非常完整;1949年1月将黄金先运到厦门,然后到台湾;海军在1949年5月撤退,相对完整;陆军的部队也是加快撤退。

[责任编辑:马钟鸰 PN018]

责任编辑:马钟鸰 PN018

  • 好文
  • 钦佩
  • 喜欢
  • 泪奔
  • 可爱
  • 思考

凤凰历史官方微信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