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蒋介石为何封锁美国曾计划将琉球群岛交还中国消息


来源:人民网

据台湾一些记述这件事情的书籍说,开罗会议结束后,蒋介石才醒过味儿来,后悔没有果断答应罗斯福,毅然接收琉球群岛。他觉得这件事做得很没面子,泄露出去有损自己形象。

但是,不管怎么说,有一点是非常明确的,自日本作为战败国宣布无条件投降起,该国所有通过武装侵略非法占领他国的土地,都应当无条件退还。《开罗宣言》郑重宣布:“剥夺日本自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后,在太平洋上所夺得或占领之一切岛屿,及使日本在中国所窃取之领土,如东北四省,台湾澎湖列岛等归还中华民国。其他日本以武力或贪欲所夺取之土地,亦务将日本驱逐出境。”此后,中、美、英签订的《波茨坦公告》又重申:“《开罗宣言》之条件必须实施,而日本之主权必将限于本州、北海道、九州、四国及吾人所指定其他小岛之内。”1945年3月26日,美军发起冲绳战役,并在3个月内全面占领了琉球群岛。1943年11月在开罗会议上,中美交涉琉球问题,美国总统罗斯福同意“琉球国际托管,由中美共同管理”。

1945年日本投降,无条件接受《开罗宣言》和《波茨坦公告》,根据这两个权威性文件,“日本只能保有其原来的固有领土,其他武力吞并的领土都必须放弃,但战后琉球群岛和钓鱼列岛仍被美军占领,虽然美国宣布”不承认二群岛主权归属日本“,但也没有交还给中国。1947年4月,联合国在美国操纵下,通过《关于前日本委任统治岛屿的协定》,将北纬29度以南的琉球群岛和原本属于中国领土的钓鱼岛列岛正式交与美国托管。这个所谓的”协定“,不但篡改了原来中美共管琉球的承诺,还严重侵犯了中国在钓鱼岛的领土主权,损害了中国的核心利益。世人由此看清了美帝蛮横、霸道的丑恶嘴脸,翻手为云,覆手为雨,操纵、把持联合国,以逞一己之私。

1950年,美国以联合国的名义出兵朝鲜,将战火烧到中国的家门口。刚建立的新中国,毅然决定出兵朝鲜,公开同美国叫板,引起山姆大叔的极端仇恨。而这个时候,日本借着美国将该国作为侵略朝鲜的基地,公然违背二战战败后制订的”和平宪法“,在军事上不遗余力支持美国对朝鲜的侵略,同时还暗中派人去台湾帮助蒋介石玩反攻大陆的游戏,成为美国在亚洲建立冷战秩序和遏制新中国的马前卒。1951年,美日两国在排斥中国代表参与的情况下,私下签订《美日旧金山和约》,把琉球群岛连同钓鱼岛群岛的”施政权“全部转让给日本。据说,日本人还为此付给美国3亿美元的”好处费“,以及达成其他一些肮脏的交易,包括允许美军无偿使用那霸基地,为美军提供后勤保障,还设立慰安所给美军提供性服务。这些肮脏交易泄露出来以后,立刻遭到这块土地的真正拥有者琉球人民的群起抗议和反对,他们”聚哭于闹市“,并曾数度组团到台北向蒋介石陈情。该代表团用汉语恳请”蒋总统“看在同是”一家人“的分上,在联合国仗义执言,准许琉球独立或并入中国版图。

据说,台湾一位记者得知美国政府要公开承认日本对琉球群岛的”行政管辖权“,心里很不是滋味,发表文章指责国民党政府在开罗会议太马虎,不提琉球问题,以致琉球又落入日本之手,使中国的东部海防被撕开一道大裂口。这篇文章引起了台湾当局的注意,蒋介石担心会损害其在国内外的声誉,亲自出面进行辩解。他在一次国民党的高层会议上说:“我们当时(开罗会议)认为琉球是我东海的屏障,军事重要性较大。我们同意,应由中美两国经过联合国之委托程序,实行共管,又以为此非当时紧急之事,故曾表示将来再说。”然而,“将来再说”这句托词,害了琉球,也害了中国,现在琉球国不明不白被吞并了,我们原本在东海的一道屏障也没有了。

1972年,美国公开背叛《开罗宣言》和《波茨坦公告》,擅自公开宣布将琉球群岛的“行政管辖权”移交给日本,且肆无忌惮将我们的钓鱼岛也包括在内。日本作为二战的战败国本来已经从其武装侵略和非法占领的土地上被赶走,现在又被美国重新放回琉球,进而霸占中国固有领土钓鱼岛。然而,琉球国独立于世界的漫长历史不可能被日美两国的私下交易一笔勾销,中国与琉球国极为密切的历史关系也不会轻易被人遗忘。而今,日本还要越过冲绳海槽挑起同中国的东海争端,用中国的一句谚语说,“人心不足蛇吞象”,该国也不想想会不会撑破自己的肚皮。

互联网上有网友撰文说:日本民族的悲哀就在于其精英阶层从来没有认真去梳理自明治维新以来日本人的精神世界,并将他们总结和反省得出来的经验与教训毫无保留地告诉日本民众。这也导致了今天不少日本人对历史的暧昧,以及日本右翼势力公然否定这段侵略历史的根本原因,成了亚洲和世界不安定、不安全的一个巨大隐患。这里应添上一笔,所有这些美国人都难辞其咎,是这个霸权国家敌视新中国,极力拉拢日本对中国进行遏制和封锁,这才一味袒护用军国主义给亚洲和世界带来严重灾难的日本,把这个二战的战败国宠坏了。(《激荡中国海》,王佩云著,作家出版社出版)

[责任编辑:马钟鸰 PN018]

责任编辑:马钟鸰 PN018

  • 好文
  • 钦佩
  • 喜欢
  • 泪奔
  • 可爱
  • 思考

凤凰历史官方微信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