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华人与暹罗复国战争:广东人与泰国政治


来源:凤凰历史

缅甸白象王1767年兴兵大举侵入暹罗(泰国),摧毁其首都阿育陀耶之际,一位广东华人商贩之子郑信却在乱世中崛起,担负起了光复暹罗之大业,他在华商集团支持下驱逐缅军,重建国家登上王位。

他信家族是来自广东梅州的客家人,原本姓丘,海外华人有时亦称他信为“丘达新”,叫英拉为“丘英乐”;泰国华裔国王郑信的泰国名字叫“达信”,他是广东潮汕人,他们在古代和当代泰国政治中扮演了举足轻重的角色,最后都栽在今天的曼谷王朝手中。

这并没有什么“魔咒”,只是纯属巧合,因为泰国就是东南亚的一株“奇异草”,如此而已,如果细梳它的近现代政治历程,我们的故事还得从曼谷王朝的建立说起。

如将泰国文化大致分解,那么究其成分,有五分佛教文化,三分印度教文化,一分中国文化,还有一分为自创。泰国主体民族为泰族,与分布在“中越老柬缅”地区的傣族、壮族、侗族,岱族、侬族、布依族、老龙族、掸族其实是同源民族,称作壮泰语族群,泛泰主义者也叫他们为泛泰民族;但泰族与其周边的苗族、高棉族、京族、缅族差异很大。

1939年,直到披汶·颂堪执掌军政府时代,泰国国名才从“暹罗”改为“泰国”,小小一个国名变更,背后却蕴藏着诸多玄机,曾引起包括中国在内的很多国家关切。而“泰国”之意,是指“(泛)泰族人之国”,这与当时泰国内部高涨的民族主义和泛泰主义有关,周边国家相当担心,这是否会引发泰国对己国的领土主张。

二战结束后,“站错了队”的泰国为了赶紧站回“正确队伍”,于是1945年9月把国名改回“暹罗”,1949年5月,见国际形势稳定下来,再把国名改为“泰王国”。

18世纪中后期,中南半岛上演了两场波澜壮阔的民族大逆袭战争——“缅甸复国战争”和“暹罗复国战争”,今天的泰国曼谷王朝,也叫却克里王朝,它的建立受益于这场战争,领导复国战争的正是吞武里王朝的华裔国王郑信。

[责任编辑:马钟鸰 PN018]

责任编辑:马钟鸰 PN018

  • 好文
  • 钦佩
  • 喜欢
  • 泪奔
  • 可爱
  • 思考

凤凰历史官方微信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