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亚洲战史上首次坦克大战:关东军23师团基本被歼灭


来源:同舟共进

8月24日后,各守据点的日军内外两面反击,试图突破包围圈,但均遭失败。日军完全被逐出蒙方所主张的国境线以外。关东军第23师团在这次战斗中基本被歼灭——总兵力为15975人,损失达12220人,死伤率高达80%。

其五,指挥官朱可夫才是苏军取得胜利的直接原因。朱可夫与关东军统帅部PK,毫无疑问,朱可夫胜出。

朱可夫参加过第一次世界大战,十月革命爆发后的次年加入苏联红军,在与高尔察克白军的战斗中从士兵升至连长,后升任骑兵团团长、坦克团团长、骑兵旅旅长、骑兵第4师师长、骑兵第3军和第6军军长等职。朱可夫担任骑兵团团长时,就主张建立坦克兵团,反对按传统的办法将坦克分散配属给步兵,以发挥快速突击的作用。苏军组建第一批坦克部队时,总参谋部要选拔两名杰出的骑兵团长担任坦克团团长。斯大林确定的最后人选是:朱可夫和帕伏洛夫。朱可夫以极大的热情和上进心投入工作,以罕见的耐心和克制态度去做那些看来是细小的事情,并以讲究方法和深思熟虑的态度要求别人完成任务,很快就把这支部队治理得井井有条。上级每次组织军事演习,朱可夫团的成绩都名列前茅。

而朱可夫一举成名,却是在诺门罕战役之后。1939年6月2日,苏联国防人民委员伏罗希洛夫在莫斯科接见了朱可夫,派他到诺门罕前线指挥作战。朱可夫曾在1938年被派往中国担任军事顾问,对日军的作战特点比较了解。

【一个日本军医的反思】

松本草平——这位诺门罕战役中的日本军医,战后写了一本回忆录《诺门罕,日本第一次战败》,较真实地记录了这次战争的惨烈经过。他亲身感受到日本关东军的残忍及底层官兵的厌战、反战情绪。他的深刻反思值得一读——

1977年,松本草平在回忆录的序言中说:“38年前的1939年,在戈壁大漠北端的诺门罕,我和许多年轻士兵咽下了悲愤的眼泪,满腔的悔恨全部撒在了‘满’蒙边疆尽头的荒野上了。”松本草平对日军和苏军的准备情况有自己的分析:“(1)苏军是知己知彼,日军是既不知彼也不知己。苏军早就通过谍报网搜集到了日军的兵力、兵器、装备等军事情报,并进行了战前准备。相反,日军对苏军可以说是一无所知。(2)苏军居高临下,日军处处挨打。苏军利用哈拉哈河左岸蒙古高台的优势,一直监视着日军的一举一动,依此来调兵布阵……(3)苏军张网以待,日军是飞蛾扑火。苏军利用地形地势上的优势和合理的战略战术,在诺门罕早就布置了一张网,只等诱敌上钩了。相反,日军没有战略不说,在战术上也是一塌糊涂。”

松本草平对战争的惨状印象深刻,他对战争的性质产生了质疑:“到处都是烧焦的痕迹,仿佛是一群喷火的蟒蛇在这里群斗过一样,阵地上充满了焦糊味和尸臭味……面对他们如此悲惨的命运,我的眼泪止不住地流,这打的叫什么仗啊?就因为关东军高官们为了所谓的‘帝国荣誉’,几百人就白白送了命。这哪是什么战场啊,简直就是搜索队的坟墓。”松本草平对战争的目的一直抱着怀疑态度:“冷静下来好好想一想,付出这么大牺牲的这场诺门罕之战,究竟是为了什么呢?这也是第一线全体士兵一直得不到解答的疑问和不满。由军部一部分强硬派操纵指挥的这场侵略战争,对一般的下级军官来说是难以理解的,更不用说那些已经死去的亡灵了……”

[责任编辑:唐智诚 PN008]

责任编辑:唐智诚 PN008

  • 笑抽
  • 泪奔
  • 惊呆
  • 无聊
  • 气炸

凤凰历史官方微信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