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资讯出品

蔡英文必须道歉!

2016-07-29 14:42 凤凰资讯 勾子

29日上午,台湾桃园地检署召开新闻发布会,确认大陆赴台旅行团严重车祸司机为酒后驾车。

检察官王以文表示,经法医研究所监验酒精及毒药反应,结果包括血液检出酒精215mg/dL(换成吐气酒精浓度达1.075mg/L),尿液检出酒精207mg/dL,胃内容物检出酒精3708mg/dL。另外,所有检体未检出鸦片、安非他命、镇静安眠药及其他常见毒药物成分。王以文表示,经厘清司机生前行踪、用餐处及服用酒类,确认有酒后驾车情形。

在确认酒后驾车后,调查“指向人为”的可能性升高,有“人为自焚”可能,但也不排除电线走火引燃汽油。

另据检方24日公布的消息,经现场采集检体送验,于驾驶座发现2破损容器、下层行李箱3个塑胶容器,及驾驶舱及前侧门口发现燃烧残余物,都有汽油反应,确认当天的瞬间大火是因驾驶座旁的汽油被引燃。不过,检方尚未找到苏明成当天买汽油的证据,推测可能早就买好汽油上车。

此外,检方连日调查苏明成的身心状况,查出他从事大客车驾驶20年,去年10月从别家游览车公司加入红珊瑚车队9个月,个性有点孤僻、沉默,与司机同事互动不多,很少谈自己家庭和个人的事。检警调查,苏明成和同事相处不算融洽、和这次的导游郑焜文处得不好,日子过得不愉快,也和公司有争执。他的基本月薪仅1万8000多元(新台币,下同)、带团每天300元加购物抽2%,每月约30000余元,如果出团少,只20000多元,根本不够家用,可能心中累愤恨。

7月19日,台湾高速发生陆客团大巴车爆燃事故,造成包括24名陆客、另有台湾司机及导游,共26人罹难。

先是确认有汽油助燃,如今又查出苏明成酒后驾车。检方研判苏明成在事故发生瞬间被大火烧灼,立即失去意识或来不及应变,游览车在“无人操控”状态下,行驶1000多公尺,且无法打开前、后车门让乘客逃生,车上乘客因前方起火,不敢接近、也无法跳车,游览车先擦撞内侧护栏,车速减缓,直到撞上外侧护栏才停下,右后门被护栏堵住,造成全车罹难。

至此,事故真相已日渐浮出水面,交通意外的可能性变小,事故“人为”的痕迹愈加凸显。

一场大火吞噬26条人命,此案不可谓不大。事发至今已近10天,岛内政坛重量级人物,包括马英九、洪秀柱、宋楚瑜等人都曾经到灵堂表示哀悼之意,但身为台湾官方的代表人物,曾誓言“维持两岸现状”的蔡英文,除了在脸书贴文“愿罹难者安息,家属节哀”之外,迟迟未亲赴灵堂致哀,引发舆论质疑。北京国际关系学院公共管理系副教授于强就表示,“蔡英文去不去吊唁是态度和诚意的问题。不论是哪里的游客,在台湾旅游发生了这样的事故,蔡都没有理由不去吊唁。”

罹难导游郑焜文公祭日,蔡英文送来“典范长昭”挽联。

未去吊唁也罢!27日,是遇难的台湾导游郑焜文的公祭日,蔡英文送来挽联,上书“典范长昭”;而就在两天前,也就是25日——遇难陆客团的头七法会暨联合公祭上,蔡英文却没有任何表示,人未出席,也未送挽联。

如媒体所言“这起事故发生在台湾岛内,蔡英文作为岛内最高领导人,有尽最大努力安抚罹难者家属、推动做好善后工作的义务。她如果参加大陆遇难者的公祭,从人道主义角度看是妥当的,在两岸关系方面也有积极意义。她如果出于自己的政治考虑不出席公祭,送挽联也是一种替代性选择。”

如今,蔡英文如此公开地区别对待台湾及大陆两地遇难者,“令人震惊”。2010年10月21日,陆客游览车行经苏花公路时,遭台风土石崩塌坠海,时任台湾地区领导人的马英九23日赶往现场,指挥搜寻、救援失踪的大陆游客;2015年2月4日,复兴空难发生之后,时任台湾地区领导人的马英九第二天就到医院探望伤者,并到台北市第二殡仪馆吊唁事故遇难者。对照其前任,蔡英文的所作所为更是令大陆民众,也令所有怀有质朴感情的两岸同胞“心寒”。

事后,蔡英文方面回应称“未送挽联是没人来要”,如果人家没来要,而府方送挽联过去,那他们是挂?还是不挂?不管是信仰或是政治理由,都很尴尬。——你们实在是多虑了,因为“不送”就已经很尴尬了!现在冒出“因为没要,就不送”的解释,那就不能再尴尬了……

大陆罹难游客家属手捧亲属骨灰离开殡仪馆

一场葬送了26条人命的大火,任何人都不愿看到因“人祸”而发,也不愿看到以“人祸”而终——如果事故善后夹杂着“政治考量”,那无疑是“恐怖中的恐怖”、“惨案中的惨案”。

亡羊补牢,犹未晚矣。无论是大巴司机故意酿成的人祸,还是营运公司疏于管理的罪责,抑或是一起交通意外,台湾官方对此都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两岸民众,情同罹难者亲属,需要一个态度,一份诚意,如同真实的、不可撼动的事故报告一般。而蔡英文,作为台湾官方的最高代表,这个态度于其不容回避,也不得含糊。

责编:勾晅 PN048

拉近两岸心的距离

进入栏目首页

日月谈官方微信号

了解台湾第一资讯,
扫这里!

推荐阅读

  • 日月谈
  • 凤凰聚焦
  • 在人间
  • 暖新闻
  • 第一解读
  • 数闻画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