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台湾纪念抗战竟如此诡异纠结(图)


来源:台海网

经李登辉、陈水扁时期的刻意操弄,台湾的抗战纪念已经变成历史文化、“国家认同”和民族认同的斗争工具,心态越来越纠结,氛围越来越诡异。

资料图

原标题:台湾纪念抗战竟如此诡异纠结

台海网7月8日讯 台当局领导人马英九昨日马不停蹄,连赶三场重要活动,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

此前几天,他还陆续出席了“纪念抗战阅兵”、“抗战胜利日纪念”等多项活动。“纪念抗战”,是马英九进入7月后的活动主题,也是台当局近期重大活动的关键词。

对比李登辉、陈水扁时代,马英九当局对待抗战纪念,明显重视许多。不过,看看近期的种种杂音干扰,再想想这些年的折冲反复,抗战纪念在台湾,并不是个单纯的问题。

台空前规模纪念抗战马连日赶场

7日上午9时,马英九准时出现在台北圆山饭店。在10楼的国际会议厅,坐满了来自美、英、德、日等国及两岸的近300位专家。与他们握手致意后,马英九发表了3300多字的致辞,并在关键处用英文进行强调。

正在这里进行的,是“战争的历史与记忆:抗战胜利70周年国际学术讨论会”,这是台当局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的重头戏。

马英九的致辞很长,但表达的重点有两个。一是中国抗战对整个二战的贡献与意义,二是对日抗战与台湾光复的关系。利用这一严谨而极具影响力的国际学术会议,他用具体的数据和史料,为被低估的中国抗战正名,并驳斥所谓的“台湾地位未定论”。

他指出,中国军队以劣势装备与日军浴血苦战,中国以无比决心与毅力,坚持不投降、不妥协,牵制了80万现代化日军,使日军无法完全投入太平洋战场,对同盟国最终获得二战的胜利有不可磨灭的贡献。

随后,马英九特别强调了对日抗战与台湾光复密不可分的关系。他用中英文引用了《开罗宣言》、《波茨坦公告》、《日本投降书》等3份历史性文件,证明国际上早已确认中国在台湾实质行使主权的事实。“所以台湾、澎湖经过50年日本殖民统治后,终于回归中国,可说一雪甲午败战之耻”,“在抗战胜利70周年的此时,一同回顾这场战争的历史,显得格外有意义”。

马英九一天连赶三大抗战纪念活动,这也是马当局今年抗战纪念的缩影。

为了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马英九早就指示必须扩大办理相关活动。台当局从今年7月开始至10月25日,筹划了16项重要纪念活动,包括阅兵、纪念表彰大会、座谈会、研讨会、音乐会、新书新片发表会等各种形式,统称之为“纪念抗战胜利与台湾光复70周年”。这不仅是台当局抗战纪念最大规模的一次,甚至算得上台湾史上最盛大的系列活动。

纪念抗战为何大谈“台日友好”?

当天在圆山,除了国际学术研讨外,还有高规格的国际史料展。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史丹佛大学胡佛档案馆、夏威夷密苏里战舰纪念馆、英国帝国战争博物馆、日本公文书馆、德国历史博物馆等,纷纷展示各自与二战相关的珍贵史料及典藏。

台当局“国史馆”还特别向“中广”电台借来了镇台之宝——蒋介石当年发表抗战胜利演说的“抗战胜利纪念麦克风”。首次展出的实物,加上配放的演说原声,当年抗战胜利的激昂感,让现场很多人感受至深。

如果仅仅如此,那这会是一场很正常的抗战纪念活动。可惜不是。

在致辞的最后部分,马英九话锋突转,开始大谈中日两大民族之间的相处之道。他强调扩大纪念抗战胜利与台湾光复70周年,并不影响当前台湾与日本互相视为“特别伙伴关系”,双方正处于“断交”40多年来的“最佳时刻”。他开始历数台日一共签署了58项协议,他任内就贡献了25项;去年台湾访日人次达297万,是日本外来游客的最大头;日本访问台湾人次163万,也是台湾第二大境外旅客来源……

他还特别强调,外界常认为他是“反日派”,也有人认为他是“亲日派”,但他相信自己是“友日派”。“对历史要就事论事、对家属要将心比心,而基本态度应恩怨分明”,这样的原则,才能真正让中华民族与大和民族建立“可大可久”的友谊。

“侵略错误或可原谅,但历史真相不能遗忘,未来将秉持合作与和平的精神,继续发展台日关系。”这样的收尾,怎么看都不像一次抗战纪念演说。连出席研讨会的日本学者山田辰雄,会后都对媒体表示,马英九对日本的立场采取“弹性态度”,超乎他的预期,让他“印象深刻”。

淡化抗日李扁时期刻意操弄

这种诡异感,不仅仅表现在马英九身上。日前的“抗战阅兵”,台空军就因为日方抗议,将抗日纪念涂装抹掉,甚至连“纪念抗战胜利”这样的名词,都差点从阅兵台上撤下。在某些团体和媒体的操弄下,“要不要纪念抗战”、“应不应该庆祝胜利”甚至引发讨论。而“会不会担心抗战纪念影响与日本关系”,更是马英九近期被某些记者追问最频繁的话题。

这样的舆论杂音,跟马英九的“奇葩前任”有很大关系。从李登辉时期开始,为了强化“台湾主体性”,执政者一直刻意淡化抗战等与大陆相关的历史。

4日,马英九亲自向10位老兵代表颁发抗战胜利纪念章。不少抗战老兵老泪纵横,91岁的徐明德感叹道,“这个活动如果可以提早20年举行就好了,抗战胜利50周年时最适合,当初我的同期同学60人,现在就剩下我一个人”。

抗战胜利50周年,正是1995年李登辉执政时期。如此重要的纪念节点,李登辉当时不仅没有出席任何活动,还刻意淡化所有纪念活动。他甚至还公开为日本侵略罪行开脱,学某些日本团体用“终战”一词代替“日本战败”、“台湾光复”。

而陈水扁上台后,则进一步推动“去中国化”。他不仅在台北市长任上将台北市的“台湾光复节”改为“终战纪念日”。2005年抗战胜利60周年之际,时任“总统”陈水扁在“七七事变”纪念文章中,没有出现任何“抗日”“对日抗战”字眼。抗日名将吉星文之子吉民立当时怒批,当局办纪念活动的心态,“就像关起门来偷偷摸摸办喜事”,当年的“抗战精神”已荡然无存。

经李登辉、陈水扁时期的刻意操弄,台湾的抗战纪念已经变成历史文化、“国家认同”和民族认同的斗争工具,心态越来越纠结,氛围越来越诡异。

[责任编辑:PN060]

标签:台湾 抗战 纪念

人参与 评论

凤凰资讯官方微信

0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